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发射升空,它是探月工程计划中第四颗人造探月卫星.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月球的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嫦娥四号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绕月周期为T.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嫦娥四号”绕月运行的速度大小为
B.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为
C.嫦娥四号绕行的向心加速度大于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D.月球的平均密度为ρ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设想在地面上通过火箭将质量为m的人造小飞船送入预定轨道,至少需要做功W。若预定轨道半径为r,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空气阻力,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取地面为零势能面,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球的质量为
B.小飞船在预定轨道的周期为
C.小飞船在预定轨道的动能为
D.小飞船在预定轨道的势能为
当前题号:2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一定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原处;若他在某星球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5t小球落回原处.(取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m/s2,空气阻力不计)
(1)求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
(2)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RR=1∶4,求该星球的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MM
当前题号:3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免费发送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数据,其中风云三号为极地卫星,轨道与赤道平面垂直且通过地球两极上空,每绕地球一圈完成一次全球监测,该卫星从北极正上方A点,按图所示方向第一次运动到南极正上方B点时间约为1h,风云四号为地球同步卫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风云三号”比“风云四号”线速度小
B.“风云三号”比“风云四号”周期大
C.“风云三号”比“风云四号”加速度小
D.在同一时刻,“风云三号”能够监测到的地表范围比“风云四号”小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从长期来看,火星是一个可供人类移居的星球.假设有一天宇航员乘宇宙飞船登陆了火星,在火星上做自由落体实验,得到物体自由下落h所用的时间为t,设火星半径为R,据上述信息推断,宇宙飞船绕火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不小于
A.B.
C.D.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半径为的球体对球外质点的万有引力为。如果在球体中央挖去半径为的一部分球体,且,则原球体剩余部分对质点的万有引力为(   )
A.B.C.D.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mg,近似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关于物体在下列位置所受万有引力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地面高度R处为4mgB.离地面高度R处为
C.离地面高度2R处为D.离地面高度处为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对于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表达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公式中的G为比例系数与太阳行星均无关
B.太阳与行星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
C.太阳与行星受到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合力等于0,太阳和行星都处于平衡状态
D.太阳与行星受到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A.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从而得出结论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
C.天文学家开普勒通过天文观测并总结了前人关于天体运动的研究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D.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真正的质点,将实际的物体抽象为质点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即理想实验法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质量和质量的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的表达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r趋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
B.所受的引力性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C.当有第三个物体放入之间时,之间的万有引力将增大
D.所受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