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学
- 描述机械运动
- 直线运动
- 相互作用
- 牛顿运动定律
- 曲线运动
- + 万有引力与航天
-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 万有引力定律
-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 功和能
- 动量
-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 电磁学
- 热学
- 光学
- 近代物理
- 其他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
如图所示,圆a和椭圆b是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的卫星轨道,其中圆a是地球同步轨道。现在有A、B两颗卫星分别位于a、b轨道运行,假设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已知A、B的运行周期分别为T1、T2,地球自转周期为T0,P为轨道b的近地点。则有( )


A.卫星A是地球同步卫星 |
B.卫星B在P点时动能最大 |
C.T0=T1 |
D.T1<T2 |
如图所示,一卫星绕地球运动,运动轨迹为椭圆,A、B、C、D是轨迹上的四个位置,其中A点距离地球最近,C点距离地球最远.卫星运动速度最大的位置是


A.A点 | B.B点 |
C.C点 | D.D点 |
地球上站立着两位相距非常远的观察者,发现自己的正上方有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相对自己静止不动,则这两位观察者及两颗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是()
A.一人在南极,一人在北极,两颗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一定相等 |
B.一人在南极,一人在北极,两颗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以不相等 |
C.两人都在赤道上,两颗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以不等 |
D.两人都在赤道上,两颗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一定相等 |
如图所示,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有一小行星带.假设该带中的小行星只受到太阳的引力,并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对小行星的引力相同 |
B.各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小于一年 |
C.小行星带内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大于小行星带外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 |
D.小行星带内各小行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值大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值 |
下列各组数据中,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
A.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及日、地间距离 |
B.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及月、地间距离 |
C.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的绕行速度和运动周期 |
D.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 |
同步卫星离地心距离r,运行速率为V1,加速度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池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线速度为V2,第一宇宙速度为V3,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的卫星向星加速度为a1,地球半径为R,则( )
A.![]() | B.a3>a1>a2 | C.![]() | D.V3>V1>V2 |
质量
和质量
的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的表达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r趋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 |
B.![]() ![]() |
C.当有第三个物体![]() ![]() ![]() |
D.![]() ![]() |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是继美国GPS系统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系统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组成,其中空间端包括5颗地球同步卫星和30颗非地球同步卫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5颗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速度都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
B.这5颗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不一定相等 |
C.这5颗地球同步卫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一定相同 |
D.为避免相撞,不同国家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必须运行在不同的轨道上 |
在科学史上,有学者提出制造“人造月亮”,以解决高纬度地区的夜晚照明问题。据报道中国四川成都天府系统科学研究会曾宣布,将在2022年在成都正式升空中国制造的“人造月亮”,届时天空中将同时出现月亮和“人造月亮”。如果在将来某一时刻,月亮A、“人造月亮”B和地球(球心为O)的位置如图所示,(
。月亮和“人造月亮”绕地球的运动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设运动过程中
的最大正弦值为p,则( )




A.月亮与人造月亮的轨道半径之比![]() |
B.月亮与人造月亮的周期之比![]() |
C.月亮与人造月亮的线速度之比![]() |
D.月亮与人造月亮的向心力之比![]() |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并不是直接把卫星送到同步轨道上,而是分为几个过程。如图所示,首先把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在A点经过短时间点火使其在轨道2上沿椭圆轨道运行,最后在远地点的B点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A点,轨道2、3相切于B点。卫星在轨道1和轨道3上的运动都可以看作匀速圆周运动,不计卫星在运动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关于该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步轨道3所在的平面不可能经过南北两极 |
B.在轨道3上具有的机械能大于它在轨道1上具有的机械能 |
C.卫星在B点从轨道2进入轨道3时需要点火使卫星减速 |
D.在轨道1上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A点的加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