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两颗靠得比较近的恒星,只受到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互相绕转,称之为双星系统.在浩瀚的银河系中,多数恒星都是双星系统.设某双星系统AB绕其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若AO>OB,则(  )
A.星球A的质量一定大于B的质量
B.星球A的线速度一定大于B的线速度
C.双星间距离一定,双星的质量越大,其转动周期越大
D.双星的质量一定,双星之间的距离越大,其转动周期越大
当前题号:1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某国际研究小组借助于甚大望远镜观测到了如图所示的一-组“双星系统”,双星绕两者连线上的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此双星系统中体积较小的成员能“吸食”另一颗体积较大的星体表面物质,达到质量转移的目的。假设两星体密度相当,在演变的过程中两者球心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则在最初演变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它们做圆周运动的万有引力逐渐增大
B.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保持不变
C.体积较大星体做圆周运动轨迹半径变大,线速度也变大
D.体积较大星体做圆周运动轨迹半径变小,线速度变大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地球卫星ab分别在椭圆轨道、圆形轨道上运行,椭圆轨道在远地点A处与圆形轨道相切,则(  )
A.卫星a的运行周期比卫星b的运行周期短
B.两颗卫星分别经过A点处时,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
C.两颗卫星分别经过A点处时,a的加速度小于b的加速度
D.卫星aA点处通过减速可以到圆轨道上运行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嫦娥四号从环月圆轨道I通过近月制动进入椭圆着陆轨道II,为下一步月面软着陆做准备,如图所示,B为近月点,A为远月点.则嫦娥四号(  )
A.在轨道II上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
B.沿轨道I运动的周期小于沿轨道II运动的周期
C.从轨道I变轨到轨道II,机械能增大
D.在轨道II经过A点时的动能小于在轨道II经过B点时的动能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假设将来一艘飞船从火星返回地球时,经历如图所示的变轨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在轨道Ⅱ上运动时,在P点的速度大于在Q点的速度
B.飞船在轨道I上运动时,在P点的速度大于在轨道Ⅱ上运动时在P点的速度
C.飞船在轨道Ⅰ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飞船在轨道Ⅱ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
D.若轨道I贴近火星表面,测出飞船在轨道I上运动的周期,就可以推知火星的密度
当前题号:5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图为“嫦娥一号”某次在近地点A由轨道1变轨为轨道2的示意图,其中BC分别为两个轨道的远地点。关于上述变轨过程及“嫦娥一号”在两个轨道上运动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A点处应点火加速
B.“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A点处的速度比在轨道2的A点处的速度大
C.“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B点处的速度比在轨道2的C点处的速度大
D.“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B点处的加速度比在轨道2的C点处的加速度小
当前题号:6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某星球“一天”的时间是,用弹簧测力计在星球的“赤道”上比在“两极”处测同一物体的重力时读数小10%,假设该星球自转的角速度加快,使赤道上的物体自动飘起来。这时星球的“一天”是多少小时?
当前题号:7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理论上已经证明: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万有引力为零。假设地球是一个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球体,O为球心,以O为原点建立坐标轴,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一定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假设它能够在地球内部移动)在x轴上各位置受到的引力大小用F表示,则下列选项中Fx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  )
A.B.
C.D.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一定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原处;若他在某星球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5t小球落回原处.(取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m/s2,空气阻力不计)
(1)求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
(2)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RR=1∶4,求该星球的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MM
当前题号:9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火箭内平台上放有测试仪器,火箭从地面发射后,以加速度竖直向上匀加速运动,升到某一高度时,测试仪器对平台的压力为发射前压力的。已知地球半径为R,则火箭此时离地面的高度为________。(g为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