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萧伯纳说:“一个理智的人应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只有那些不理智的人,才会想去改变环境适应自己。但历史是后一种人创造的。”

你对这句话有什么分析和评论,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观点。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当前题号:1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在他的遗体装龛时,要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

材料二:在日本,施工单位清理场地时挖出的每一颗树,都必须及时存入“树木银行”,到工程结束时,再移栽到规划好的地方。

材料三:巴塞罗那建筑师高迪,从1883年开始接受建造圣家族大教堂的工程。他将全部心血都倾注于教堂的建造,反复推敲,精益求精,要使这个神圣工程尽善尽美。他造了整整44年才完成一个外立面。他去世后,他的学生继续建造,130年后的今天,这个工程还在继续。然而,这座来完工的建筑早已成为世界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四: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明)方孝孺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综合理解材料,并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和认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2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他不理解我。”你希望别人理解你么?那你就真诚地理解别人,你会意外地发现你得到的理解比过去多得多。生活中,当你抱怨别人不理解你时,先看看自己的状态如何。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在流泪,就看不见灿烂的星光。”理解是一座桥梁,理解是填平沟壑的石土。理解是真诚的,理解是相互的。父母之间需要理解,师生之间需要理解,同学之间需要理解。

请以“学会理解”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体现问题特征;可以写感受或认识,也可以结合社会生活谈给自己的启迪;不少于700字。
当前题号:3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认为,本领不重要,所处的平台很重要;也有人认为,无论哪个平台,有本领的人总能发光。

当前题号:4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当前题号:5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都挺好”可以是一句赞扬,“都挺好”也可以是一句反讽;“都挺好”可以是对美好生活的希冀,“都挺好”也可以是对庸常日子的解嘲。

有人用“都挺好”与外界和解,有人用“都挺好”来麻醉心灵……

当前题号:6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生命垂危的乞丐,在荒野里踽踽独行,最后倒在一片草丛里,这时一颗大而晶莹的露珠掉在了他的掌心。

乞丐赶忙把手掌移到唇边,对露珠说:“你知道我要做什么吗?”“你将把我吞下去。”“看来你比我还可怜,生命全部操纵在别人手里。”“你错了!”露珠说,“我还不懂什么叫可怜,我曾滋润过一朵丁香花蕾,并让它美丽地绽放。现在我又将滋润另一个生命,这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我无怨无悔。”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当前题号:7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根据要求作文。

当下,“啃老”被网友细分出了一种类别——“陪伴式啃老”。它指子女表面上是在老人身边生活,似乎能更多地照顾老人,实际上自己的吃穿住行全部依靠老人。“陪伴式啃老”现象为何会存在?有人为此专门做过调查发现,58.9%的受访者指出所谓的“陪伴”让子女啃老时心安理得,58.2%的受访者归因于父母没有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49.6%的受访者认为有的父母需要子女的陪伴,甘愿被“啃老”,孩子是被“陪伴”……

“陪伴式啃老”,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8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