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是人类特有的能力,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创造需要明确的目标,需要大胆否定旧事物,需要持之以恒。创造带来快乐,创造改变生活,创造成就文明。
关于传统文化,流沙河先生曾经有过这样的表达:
文化里面的“化”,含有变化的意思,文化也要与时俱进。我们不要把传统文化神化了,它不是什么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文化的作用也是潜移默化的,它不会立马见效。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最近,两种看似对立的言论再次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 一是一份新闻期刊刊发文章《社会堕落,从贬低文科始》,作者从个人化的视角和经历出发,为贬低文科的社会风气感到痛心疾首。二是南方一座城市的副市长在演讲中表示,有必要重提“学好数理化,走遇天下都不怕”。
请你结合自身,谈一谈对以上两种言论的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春节将至,关于春节的传统习俗,每个人都能说出不少。不过有人说,现在过节,春联儿是超市买的,年夜饭是餐馆订的,春晚也变成了微信抢紅包的背景声,年味儿是越来越淡了:也有人说这是因为虽然习俗还在但仪式感没了,没有了仪式感也就没有年味了。
关于“过年”的传统习俗和仪式感,你有怎样的联想思考和认识?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学校和个人信息。
大疫之时,很多标语引发了网民的关注和热议:
乡间标语: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
老实在家防感染,丈人来了也得撵。
街头标语:武汉人,不服输,疫情面前不低头。
你加油,我加油,战胜病毒有盼头。
众志成城齐努力,誓把病毒全抗击。
日本援华物资标语: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盛唐•王昌龄)
山川异域,日月同天。(盛唐•日本大臣赠中国僧人语)
岂曰无衣,与子战友。(先秦《诗经•无衣》)
这些语言承自先民,馈自邻邦,萌于热土,其中蕴含着人们的情感和智能,给与大疫抗争的中国人以鼓舞和力量。乡间百姓富有生活气息的标语和日本人对传统中国诗文的运用,更给我们对于如何传承、创造和运用民族语言带来诸多思考。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就此谈谈你的感触和思考。自拟标题,不少于400字。现在很多人习惯用手机阅读,主要读网络小说或社交媒体分享推送的文章等,内容比较浅易,读起来轻松。有人认为这种浅阅读现象是快节奏时代的产物,人们可以获得内容丰富、实时热门、图文并茂的各类资讯,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必要的精神寄托。也有人认为碎片化的浅阅读挤占了人们纸质阅读的时间,改变了传统阅读习惯:而且内容鱼龙混杂,对青少年的成长不利。
关于浅阅读,你有怎样的看法?请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19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对外表示,已将华为和其70家子公司添加到“实体名单”中,禁止华为在未经美国政府批准的情况下从美国公司购买零部件和技术。2019年5月17日凌晨,华为海思总裁何庭波通过邮件发送致员工信。在信中,何庭波表示,华为多年前已经做出过极限生存的假设,预计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并为此打造了“备胎芯片”。现在,海思将启用“备胎”计划,华为保密柜里的“备胎芯片”将全部转正。
读完上面的新闻,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你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始于2019年底的新冠病毒疫情,短时间内即蔓延全国。在这场旷世灾情面前,全国人民空前团结,无数医护人员、公务人员甚至普通公民,都化身意志坚定的战士。媒体人白岩松说:“疫情的数字给我们震动,逆行的面孔却给了我们最深的感动。”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当事人爱华的身份完成写作。
(1)某市举行以“传承民族信仰,共创华夏未来”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你代表“复兴中学”参加比赛的演讲稿。
(2)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日子里,涌现出一些触动你灵魂的人物,你选择其中一位给他(她)写的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切合身份,贴合背景,不泄露个人信息;符合文体特征;不少于800字。
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国人民正在进行一场特别的考试:疫情防控。而作为高三学生的你,又迎来另一场特别的考试——深圳市2020年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线上统一测试。是的,这场考试有着很特别的地方:居家、线上、没有老师监考……
因为特别,你会有特别的应对,崭新的思考,深刻的启发。
今后的人生中,还会有许多特别的考试,而你,就是那答卷人。
请你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根据要求完成写作。①以“20年后的你”的身份,给参加这次考试的你写一封信。
②有人说: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有人说: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请你针对其中一个看法写一篇驳论文。
③请你为《南方教育时报》的“教育众声”栏目写一篇关于这场线上考试的评论。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①嫦娥,传说为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喾的女儿,美貌非凡;民间故事嫦娥奔月,言其居住在月亮上面。
②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月球车命名为“玉兔号”。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实现人类首次月背登陆;“玉兔二号”踏上月球表面,在月背留下第一道印迹。
③2019年春节期间,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反映中国人拯救地球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上映并获得成功,有人称其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片”“起航中国科幻片元年”。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