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元妃省亲时,看到大观园的盛况,就觉得太过奢华,在众人陪同游览大观园时,又说“以后不可太奢,此皆过分之极”之类的话,还把人造田野山庄“杏帘在望”一景的题匾更名为“浣葛山庄”,但是当她读完林黛玉的诗作后,又把“浣葛山庄”更为“稻香村”。
请根据所附的林黛玉的诗作,并结合元妃的身份、处境分析元妃先后修改匾名的原因,180字左右。(附)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十月文学奖等国内外数十种文学奖项的著名诗人陈先发在儿子16岁要去美国读书时,曾写过一段告诫之语,劝儿子在生活中要积蓄起人生“四力”。
一、眼力:世界无限而你唯一,你须积累起一种强悍的辨别能力,剔除芜杂而后知道什么是你所应坚持的。
二、思力:习得一种方法,形成一种眼光,而后才有你自己的世界。
三、定力:不为他人的判断与观点所摆布,不为世界的复杂而乱了方寸之心。
四、抗压之力:不因挫败而弃,不因重负而失去对生命的激情。
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感悟,从以上“四力”中任选两种,谈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有一个著名法则,即“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换言之,生活中的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却是我们能掌控的。
这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达自己的看法,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最近,联合国官方微博的一条帖子引发了“众怒”,让一些1992年出生的年轻人陷入了“中年危机”。这条帖子是这么说的:“青年指的是15岁-24岁之间,25岁,即1992年出生的人,已步入中年。”据了解,联合国关于年龄的划分,只是一种便于开展工作的划分标准,不是文化上的定义。年轻人变“老”的话题,并非第一次出现。2013年,人民日报也曾刊文《莫让青春染暮气》,文章称,一群在父母看来还是小孩的80后,在比自己更小的小孩面前大叹“老了”“心好累”。如果说这还只是年轻人的自觉“叹老”,那么此次根据联合国所给出的最新年龄划分依据,“1992年生人已进入中年”,则可以说已经是一种被确认的事实了。虽说年轻人对上述“结论”的种种反应,不乏自嘲、调侃甚至是矫情成分,但整个社会对“老”的焦虑,却是不言自明的。
对于以上情况,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完成写作任务。要求: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前几年,央视春晚上的一首歌曲《时间都去哪了》引发了国人的共鸣,有的人感慨“青春都去哪了?”有的人感慨“快乐都去哪了?”有的人感慨“幸福都去哪了?”……还有的人说,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感慨。
以上的材料可能有属于你自己的回忆,也许会引发你的思考和感悟。请以“ 都去哪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补充完整题目,立意自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注意:1. 符合文体特征;2. 书写工整。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根据下面的情境写一则短文,描述课堂情境。
上午最后一节课下课铃音响过了5分钟,老师还没有下课的意思,不少同学早已“身在曹营心在汉”。
要求:①要描写人物神态和心理活动;②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③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④不少于200字。
(2)书斋或书房的名称,一向是用以表达居住者的喜好或志趣的。请为你的书房起个名字,并阐释理由。
要求:①给书斋命名;②理由表述要有条理;③不少于200字。
近日,作家王安忆为少年们选编的《给孩子的故事》由活字文化正式出版。选编的作品呈现了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特殊而复杂的历史环境、时代巨变、生活起伏等密切相关的成长的痛楚、爱恋的方式、死亡的残酷、友谊的珍贵、生存的挣扎等等。有人认为这些故事不适合孩子,理由是这些故事发生的年代距离现在的孩子比较远,而且其中展示的生活的残酷真相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对这种观点,你有何看法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如今网上有个热词“晒客'。所谓“晒客”,就是热衷于用文字和照片等将私人生活在网上曝光的网友。他们将自己的一切放在网络上,与人分享,由人评说,如“晒食物”“晒行踪”“晒衣服”“晒账单”等等
你有类似的经历和相关的见闻吗?对此类现象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④不得抄袭、套作。
物语示例:
(1)竹 每攀登一小步,都做一次小结。
过分地谦虚,终究不能成为栋梁。
(2)浮萍 紧密地生活在一起,是因为具有团结精神。
每移动一步,都是随波逐流。
(3)蝉 每一次演唱,都充满了激情。
过分地追求声势,终究不能登上舞台。
(4)牛 每前进一步,都有一个踏实的脚印。
过分地忍耐,终究要生活在皮鞭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