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楼月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注:本诗为白居易给元稹的赠答诗,时元稹在东川任职,曾作七律《江楼月》寄白居易。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的首联开门见山地点出元白二人所处的地点,一个在嘉陵江岸,一个在曲江池畔,相距遥远。故虽是一般明月,却不能聚在一起共同观赏,伤别之情顿生。
B.“一宵光景潜相忆”一句中,“一宵”表现“相忆”时间之长;“潜”写出了深思的神态。诗人思念友人,以至夜不能寐,情感表达朴实真挚。
C.“两地阴晴远不知”从人的离合联想到月的阴晴圆缺:人在两地,距离遥远,景象有别,以此晴彼阴的想象表达了对朋友的担忧之情。
D.尾联中“今朝”和“方”表明懊悔寄诗之迟,暗示思念时间之长;“共语”、“同悔”表明白居易对元稹的思念之情更为深沉,感人至深。
E.这首诗别具一格,虽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却表现了双方的思念之情;且情景高度融合,语言真率自然,不事雕饰而情致曲尽。
【小题2】请从虚实角度赏析第三联“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三)

杜 甫

即看燕子入山扉,岂有黄鹂历翠微。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

春来准拟开怀久,老去亲知见面稀。

他日一杯强难进,重嗟筋力故山违。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燕子入山扉”“黄鹂历翠微”是实写,写出了春日的明媚与欢快。
B.诗人精心锤字炼句,“短短”“轻轻”叠字运用,状物传神,意趣盎然。
C.颈联情感陡转起伏,上句欢快之情溢于言表,下句的落寞之意无从排解。
D.整首诗中春意贯穿始终,构思缜密,层次井然,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小题2】尾联中诗人为什么说“他日一杯强难进”?他“重嗟”的又是什么?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海棠    (唐)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菩萨蛮 (唐•五代)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①莫愁:古代美丽女子的代称。
【小题1】郑谷诗的颔联抓住了海棠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秾丽的颜色和娇娆的形态。
【小题2】郑诗写“莫愁粉黛临窗懒”,温庭筠词写“懒起画蛾眉”,两诗都写到人物之 “懒”,作用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山中问答

唐·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窅(yao)然:远去貌。 闲:安然、泰然。
【小题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_____诗,作者的号是________
【小题2】选出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本诗“笑而不答”的“笑”字值得玩味,它不仅表现出诗人喜悦的神态,还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悬念。
B.诗中“桃花流水窅然去”写花随溪水,窅然远逝的景色,表现出了“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衰飒情调。
C.全诗虽然只有四句,但是有问、有答,有叙述、有描绘、有议论,其间转接轻灵,活泼流利。
D.全诗在用笔上有虚有实,实处的描写很形象,虚处的用笔一触即止,虚实对比,蕴意幽邃。
【小题3】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试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做具体分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雨过

周紫芝

池面过小雨,树腰生夕阳。

云分一山翠,风与数荷香。

素月自有约,绿瓜初可尝。

鸬鹚莫飞去,留此伴新凉。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借景抒情描写夏天傍晚雨过天晴之后秀美的田园风光和宁静且充满生趣的村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B.颔联分别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描绘了一幅雨过天晴、宁静秀美的画面。
C.颈联想象洁白的月亮像与人有约似的,到了某个时间就出来,瓜果刚刚种下就可以品尝了。
D.尾联希望“鸬鹚不要飞走,与我一起分享这良辰美景”,委婉地表达了内心的凄凉与心酸。
【小题2】有人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凄凉心酸之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乐游原

(唐)李商隐

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

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

曲江春望

(唐)唐彦谦

杏艳桃光夺晚霞,乐游无庙有年华。

汉朝冠盖皆陵墓,十里宜春汉苑花。

(注)①羲和:中国古代神话中驾驭太阳的神。②虞泉: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日落处。③宜春:汉代皇家园林,位于长安东南,唐时更名为“曲江池”,与乐游原相邻。
【小题1】这两首诗歌,都写了一天中_______时刻的景色,都写到了长安城外的游览胜地——_______。
【小题2】这两首诗歌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落花

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解)①落花:这首咏物诗写于唐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作者正闲居永乐。当时,李商隐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境况不佳。②曲陌:曲径。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不以华丽浓艳见工,而以白描擅长,在稀疏的笔意中,表达了诗人细致微妙的情思,把落花季节写得愁肠寸断。
B.“小园花乱飞”本为人皆可道之景,妙在和“客竟去”联系了起来,如此,好像花落是因客去的缘故,从而使花情人意融为一体。
C.颔联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写“花乱飞”的具体情状,上句从空间着眼,写落花缤纷乱舞,下句从时间着眼,写落花连绵不绝。
D.“眼穿仍欲归”一句写出了诗人的痴情、执着和失落,他望眼欲穿,巴望友人能停下脚步,却事与愿违,友人仍要执拗地归去。
【小题2】尾联有哪些含意?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暮 归

杜甫

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

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鼙。

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写暮归时的所见所闻。白鹤都栖止在梧桐上,城头传来打更击柝的声音,还伴有乌鸦的啼声,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B.颔联中,诗人看见月光下匆匆赶路的游子,想像远方的亲人也应该在这月下冷风中捣洗白练,虚实结合,让人倍感凄楚。
C.颈联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纠结。欲往南去,没有方便的水路交通条件,意欲北归,北方正战事频仍,无论南渡还是北归,都难以成行。
D.这首诗情景交融,诗人笔下的“秋霜”“栖鹤”“乌啼”“皎皎月”“凄凄风”等月夜景象,无不蕴含着诗人的内心情感。
E.这首诗一改作者往日沉郁顿挫的风格,语言朴素自然,明白晓畅,有着一股亲切感人的力量,流露的是一种哀而不伤的情绪。
【小题2】诗歌结尾句“明日看云还杖藜”的举动背后蕴藏着诗人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概括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对《题大庾岭北驿》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题大庾岭北驿

[唐]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①此诗大约是宋之问被贬泷州(今广东罗定东南)途经大庾岭北驿时所作。②阳月:阴历十月。③陇头梅:其地气候和暖,故十月即可见梅。陇头:即“岭头”。
A.前两联诗人见“南飞雁”,联想到古有北雁南飞不过大庾岭之传说,怀乡的悲切之音脱口而出。
B.颈联想象黄昏到来,江潮刚落,水面寂静,林中瘴气萦绕。寂静、荒凉的环境更添了悲伤之情。
C.尾联转为抒情,诗人在岭上还能最后一次回望家乡,即便只能看到岭上的梅花,也是一种慰藉。
D.全诗以情布景,以景托情,诗人用比兴手法写出被贬谪岭南的痛苦与旅途中思念家乡的忧伤。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同王徵君湘中有怀

张谓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小题1】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小题2】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试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