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鲁迅(1881-1936)
- 周作人(1884-1967)
- 柳亚子(1887-1958)
- 胡适(1887-1962)
- 刘半农(1891-1934)
- 郭沫若(1892-1978)
- 毛泽东(1893-1976)
- 顾颉刚(1893-1980)
- 许地山(1893-1941)
- 丁西林(1893-1974)
- 叶圣陶(1894-1988)
- 邹韬奋(1895-1944)
- 冯友兰(1895-1990)
- 林语堂(1895-1976)
- 茅盾(1896-1981)
- 郁达夫(1896-1945)
- 徐志摩(1896-1945)
- 朱光潜(1897-1986)
- 田汉(1898-1968)
- 朱自清(1898-1948)
- 郑振铎(1898-1948)
- 翦伯赞(1898-1968)
- 瞿秋白(1899-1935)
- 闻一多(1899-1946)
- 老舍(1899-1966)
- 冰心(1900-1999)
- 夏衍(1900-1995)
- 王力(1900-1986)
- 鲁彦(1901-1944)
- 陈毅(1901-1972)
- 梁思成(1901-1972)
- 柔石(1902-1931)
- 沈从文(1902-1988)
- 李伟森(1903-1931)
- 冯雪峰(1903-1976)
- 胡也频(1903-1931)
- 梁实秋(1903-1987)
- 巴金(1904-2005)
- 艾芜(1904-1992)
- 沙汀(1904-1992)
- 丁玲(1904-1986)
- 吕叔湘(1904-1998)
- 臧克家(1905-2004)
- 李广田(1906-1968)
- 吴伯箫(1906-1982)
- 赵树理(1906-1970)
- 张天翼(1906-1985)
- 李健吾(1906-1982)
- 冯铿(1907-1931)
- 萧军(1907-1988)
- 周立波(1908-1979)
- 吴组缃(1908-1994)
- 殷夫(1909-1931)
- 吴晗(1909-1969)
- 姚雪垠(1910-1999)
- 曹禺(1910-1996)
- 艾青(1910-1996)
- 钱钟书(1910-1998)
- 萧乾(1910-1999)
- 吴强(1910-1990)
- 萧红(1911-1942)
- 马南邨(1912-1966)
- 孙犁(1913-2002)
- 杨朔(1913-1968)
- 唐弢(1913-1992)
- 杨沫(1914-1995)
- 周而复(1914-2004)
- 徐迟(1914-1996)
- 叶君健(1914-1999)
- 严文井(1915-2005)
- 柳青(1916-1978)
- 刘白羽(1916-2005)
- 袁珂(1916-2001)
- 田间(1916-1985)
- 碧野(1916-2005)
- 查良铮(1918-1977)
- 秦牧(1919-1992)
- 黄仁宇(1918-2000)
- 郭小川(1919-1976)
- 魏巍(1920-2008)
- 汪曾祺(1920-1997)
- 杜鹏程(1921-1991)
- 何为(1922-2011)
- 峻青(1922-)
- 李季(1922-1980)
- 马峰(1922-)
- 曲波(1923-2002)
- 贺敬之(1924-)
- 张爱玲(1920-1995)
- + 戴望舒
- 《雨巷》《我的记忆》
- 陆蠡
- 蔡元培
- 梁斌
- 冯至
- 穆旦
- 何其芳
- 卞之琳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戴望舒原名戴梦鸥,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文学翻译家。他所作的《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
B.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他被认为是新月诗派的“盟主”,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 |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D.《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它的作者是西汉的刘向,《烛之武退秦师》就选自此书。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名况,春秋时期赵国人,时人尊称为“荀卿”。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诸子中的集大成者。 |
B.赋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一种讲究辞采、体物铺陈的文体,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其主要特点在于:语句上以四六句为主,并追求骈偶;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苏轼的《赤壁赋》属于文赋,其较之传统的辞赋,更富于灵活变化。 |
C.词,起于宋且达到鼎盛,故称“宋词”。一般而言,一首词的创作遵照“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的原则。按风格来分,词可分为婉约词和豪放词两大类。如苏轼、辛弃疾,就是宋代豪放词的创作大家。 |
D.朦胧诗一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蓄隽永。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暗示等手法,变诗歌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叠加,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代表诗人有戴望舒、舒婷、北岛、顾城等。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词,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又称曲子词、长短句或诗余。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 |
B.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现代诗人、翻译家。《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由此他也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 |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战国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照孟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记载历史。 |
D.《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 |
选出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三十三篇。《荆轲刺秦王》就选自《战国策·秦策》
三十三篇。《荆轲刺秦王》就选自《战国策·秦策》
A.中国的新诗是指1919年“五·四”时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戴望舒的诗作《雨巷》为他赢得了“雨巷诗人”美誉。 |
B.我国新诗继“自由体诗派”后形成的第二个诗派是“新月诗派” ,代表人物是闻一多和徐志摩。 |
C.《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按鲁史《春秋》顺序编写的。 |
D.《战国策》又称《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了词的内容。 |
B.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1929年4月,他的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也被成为“雨巷诗人”。 |
C.谦称是表示谦虚的称谓,“鄙人”、“竖子”、“足下”、“不才”、“舍下”、“仆”、“愚”都属于谦称。 |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国别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
文学常识填空
①戴望舒,中国现代诗人,因其代表作而获得了“ ”的称号。
②《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③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鲁迅对《史记》的评价是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
④俗话说:“既来之,则安之”,刘邦赴鸿门宴,却“既来之,则走之”,为什么呢?可用课文中的成语“ ,我为鱼肉”来回答。
①戴望舒,中国现代诗人,因其代表作而获得了“ ”的称号。
②《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③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鲁迅对《史记》的评价是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
④俗话说:“既来之,则安之”,刘邦赴鸿门宴,却“既来之,则走之”,为什么呢?可用课文中的成语“ ,我为鱼肉”来回答。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是我国古代的诗体,它可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词的词牌名要规定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词的标题则揭示词的内容。 |
B.《大堰河——我的保姆》最突出、最宝贵的特点,就是说真话,抒真情,情深辞切,感人肺腑。诗人无所顾忌、无所掩饰的袒露着他纯洁的心灵,他勇敢坦直的声言:“我是大堰河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 |
C.戴望舒,我国现代诗人,他的诗作《我用残损的手掌》选自《戴望舒诗全编》,其诗集还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等。 |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著作,也是一部散文著作。它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和外交辞令。例如《烛之武退秦师》。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戴望舒(1905-1950)创作的诗歌,数量不多,影响很大。1927年,《雨巷》的发表为他赢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
B.《左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
C.《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性的诗篇除《大堰河——我的保姆》外,还有《黎明的通知》、《我爱这土地》等。 |
D.《再别康桥》这首诗体现了“新月派”提倡的“三美”的诗歌创作主张,即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文学翻译家。1929年4月,他所作的《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 |
B.古代音乐分为宫、商、角、徴、羽五音,又有变徴、变羽,合称七音,变徴是徴音变调,声调激愤。 |
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长沙》是长调。“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名,它规定这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与这首词的内容有关。 |
D.《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又名《国策》《国事》《事语》《长书》等,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辑。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
B.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现代派代表诗人,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光的赞歌》《翡冷翠的一夜》。 |
C.《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计策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
D.戴望舒诗人,翻译家。因为诗作《雨巷》一度被人称为“雨巷诗人”。代表作《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等,另有译著多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