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词的标题与词牌有严格的区别,标题表明词所涉及的内容,词牌是与音韵相配合的乐调,二者分别表示词的内容和形式。 |
B.《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是他爱情诗的代表作,在爱情失落之时,在苦闷和彷徨中,诗人用“丁香一样的姑娘”来表达他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
C.“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它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形式上的束缚,不讲究格律,不讲究押韵。 |
D.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除《再别康桥》外,他的《沙扬娜拉》《礁石》《树》也很著名。 |
阅读戴望舒的《雨巷》,回答后面问题。
【小题2】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寒漠、凄清,又惆怅
【小题1】诗中的两个主要意像是什么?【小题2】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我的记忆
戴望舒
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
忠实得甚于我最好的友人。
它生存在燃着的烟卷上,
它生存在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
它生存在破旧的粉盒上,
它生存在颓垣的木莓上,
它生存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
在撕碎的往日的诗稿上,在压干的花片上,
在凄暗的灯上,在平静的水上,
在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上,
它在到处生存着,像我在这世界一样。
它是胆小的,它怕着人们的喧嚣,
但在寂寥时,它便对我来作密切的拜访。
它的声音是低微的,
但是它的话却很长,很长,
很长,很琐碎,而且永远不肯休:
它的话是古旧的,老讲着同样的故事,
它的音调是和谐的,老唱着同样的曲子;
有时它还模仿着爱娇的少女的声音,
它的声音是没有气力的,
而且还夹着眼泪,夹着太息。
它是琐琐地永远不肯休止的,
除非我凄凄地哭了,
或是沈沈①地睡了,
但是我永远不讨厌它,
因为它是忠实于我的。
(注)①沈沈:即“沉沉”。
【小题1】诗歌的第二小节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态?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小题2】“它的话是古旧的”中的“它”指代什么?“古旧”的含义是什么?
我的记忆
戴望舒
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
忠实得甚于我最好的友人。
它生存在燃着的烟卷上,
它生存在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
它生存在破旧的粉盒上,
它生存在颓垣的木莓上,
它生存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
在撕碎的往日的诗稿上,在压干的花片上,
在凄暗的灯上,在平静的水上,
在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上,
它在到处生存着,像我在这世界一样。
它是胆小的,它怕着人们的喧嚣,
但在寂寥时,它便对我来作密切的拜访。
它的声音是低微的,
但是它的话却很长,很长,
很长,很琐碎,而且永远不肯休:
它的话是古旧的,老讲着同样的故事,
它的音调是和谐的,老唱着同样的曲子;
有时它还模仿着爱娇的少女的声音,
它的声音是没有气力的,
而且还夹着眼泪,夹着太息。
它是琐琐地永远不肯休止的,
除非我凄凄地哭了,
或是沈沈①地睡了,
但是我永远不讨厌它,
因为它是忠实于我的。
(注)①沈沈:即“沉沉”。
【小题1】诗歌的第二小节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态?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小题2】“它的话是古旧的”中的“它”指代什么?“古旧”的含义是什么?
对《雨巷》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独行。 |
B.《雨巷》中有两个非常美的意象,一是雨巷,二是丁香。雨巷这一形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把它“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 |
C.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美丽的。但这种理想如丁香或姑娘一样,稍纵即逝,不可把握,给人暂时的安慰,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怀恋和无限的惆怅。 |
D.《雨巷》这首诗音调和谐,节奏舒缓。全诗七节,每节六行,每行长短不一,有的一句一行,有的一句排成几行,诗句的停顿没有规律。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与其子曹丕、曹植并称“三曹”,是当时建安文学杰出的代表人物。 |
B.《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
C.新月派是中国20世纪二十年代成立的新诗流派,徐志摩最早提出了新月派的新诗主张:“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 |
D.《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作者梁实秋。梁任公,即梁启超先生,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人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叶圣陶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乐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 |
B.***诗句“唐宗宋祖略逊风骚”中的“风骚” 是“文采、才情”之意。其实它分别源于《诗经》中的“国风”,《楚辞》中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风、骚”还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
C.《战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录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此书的作者是刘向。 |
D.《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与课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个诗句的常序应当是“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
B.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是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 |
C.《左传》是编年体著作,《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而《史记》是纪传体史书。《烛之武秦师》出自于《战国策》。 |
D.“二十四史”是指我国古代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前四史”则指“二十四史”中的《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又因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那样整齐划一,所以又称它为“长短句”。 |
B.《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人因此被成为“雨巷诗人”,叶圣陶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乐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
C.《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左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 |
D.《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主要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有时为了突出谋臣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 |
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
B.《雨巷》选自《戴望舒诗全集》,戴望舒又被称为“雨巷诗人”。 |
C.《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国别体史书,作者是战国末期的刘向。 |
D.《大堰河—我的保姆》的作者是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
文学常识填空
17.《左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体裁)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 所著,主要记载了春秋前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情。
18.《雨巷》的作者是 , 代诗人。
17.《左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体裁)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 所著,主要记载了春秋前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情。
18.《雨巷》的作者是 , 代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