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定风波·暮春漫兴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①茶瓯:一种茶具。②香篆:指焚香时所起的烟缕。
下阕的“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一句历来为人称妙。试分析其妙处。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下列关于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早期的词是配乐的歌词,所以称为“曲词”,后成为诗的别体,称为“诗余”,又因句子长短不齐而称为“长短句”。
B.词按长短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按段落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按创作风格可分成婉约派和豪放派。
C.词牌指词调名和词格式的名称,词题体现词的主要内容。一首词可以词牌、词题都有,也可以只有词题,没有词牌。
D.豪放派词风宏大雄浑,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陆游等;婉约派词风清丽含蓄,代表词人有温庭筠、柳永、李清照等。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面对《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是写景抒情,作者用长天、秋水、远山、落日、断鸿等一系列自然景物,来衬托他的游子之思,巧妙地做到了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B.在上片中,作者用了两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一是仔细端详抽出来的宝剑,一是拍遍亭上的栏杆。
C.词的下片着重抒情。作者运用了几个历史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矛盾和对生活道路的抉择,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忧愁。
D.下片中几个典故表达的意思是:如果不能实现自己抗金复国的大志,那就回到故乡去“求田问舍”,隐居田园。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注]

辛弃疾

万事云烟忽过,百年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注]此为词人晚年闲居瓢泉之作。词人后被起用,到多地任职,并于镇江创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西江月”为词牌名,词牌不仅规定了词的格式,也决定了词的内容。“示儿曹,以家事付之”是标题。
B.“万事”一句,言往事如烟,笔调看似轻松,实则深重,山河碎、志不达,峥嵘岁月,挥之不去。
C.“百年”一句,以入秋就早早凋零的蒲柳来自比,告知孩子们自己已步入人生之秋,体质渐弱。既为实情,也是自伤。
D.“早趁”两句,谓诸多家事,如及时催租纳税、计划开支等,现都一并交付儿辈,紧扣标题,突显主旨。
E.这首示儿词以家事人文,朴实自然,是词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平和达观,超然物外。
(2)词中“宜醉宜游宜睡”“管竹管山管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闻科诏勉诸子

辛弃疾

秋举无多日,天书已十行。

绝编能自苦,下笔定成章。

不见三公后,空长七尺强。

明年吏部选,梅福更仇香

[注]①梅福:西汉南昌县尉,后成隐士,敢于针砭时弊,直言不讳。②仇香:东汉官吏仇览的别名。他做王涣主簿,善用礼法严格要求自己;妻子儿女有过失,他就脱帽自责。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诗人得知朝廷发布关于科举考试的诏令后,为勉励儿子们而写,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儿子们的期望。
B.第五六句从正面告诫儿子们,如果像“三公”之后的人那样不努力读书,也只能空有七尺之躯,对国家毫无用处。
C.第七句对儿子们寄予了厚望,祝愿儿子们在当年的考试中能顺利入选,第二年再去参加吏部的选拔考试。
D.最后一句希望儿子们在通过史部选拔后,要像汉代的梅福、仇香那样严格要求自己,做正直敢言的好官。
【小题2】这首诗的颔联“绝编能自苦,下笔定成章”,用典灵活,意蕴丰富。请从表达技巧和情感抒发这两个方而对这一联进行简要赏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念奴娇·重九席上

辛弃疾

龙山何处?记当年高会,重阳佳节。谁与老兵共一笑,落帽参军华发。莫倚忘怀,西风也解,点检尊前客。凄凉今古,眼中三两飞蝶。

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爱说琴中如得趣,弦上何劳声切。试把空杯,翁还肯道,何必杯中物。临风一笑,请翁同醉今夕。

(注)①此词作于庆元六年秋龙山小宴席上,当时词人61岁,赋闲家居于江西。②“老兵一笑”“落帽参军”分别指晋人桓温、孟嘉在龙山高会的趣事。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片取桓温、孟嘉的典故,写酒席上的雅量趣事,追忆仰慕魏晋风度。
B.上片先写龙山重阳小宴,再忆晋人的龙山盛会,由实到虚,令人浮想联翩。
C.词人的生活经历与陶潜有契合点,戏谑“何必杯中物”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D.下片借用陶渊明的典故,描写了词人赋闲时家宴生活的场景,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小题2】该词表达了词人那些情感?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使情感抒发委婉深沉,试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乡子》中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与《永遇乐》中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在内容和情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B.《南乡子》“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与《永遇乐》“望中犹记”中的“望中”意义不同,前者指中国,后者指中原地区。
C.《南乡子》“千古兴亡多少事”中的“千古”与《永遇乐》“千古江山”中的“千古”意义相同,都是“久远的年代”的意思。
D.《南乡子》中的“曹刘”指曹操和刘备。《永遇乐》中的“佛狸”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佛狸”是他的小名。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上片借景抒情,其中对江水、山岭、落日、断鸿的描写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下片主要用典,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作用。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