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南宋] 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注释:“高人”,指叶衡,即叶丞相,南宋主战派人物,很有才干。
(1)这首词上片画线句用怎样的艺术手法?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
答:    
(2)有人认为“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表现出诗人的豁达,有人则说表现的是诗人沉重的忧伤。你的看法怎样?为什么?请联系全诗说明。
答: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答题。

野 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 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小题1】两首诗分别描绘了什么样的野步者形象?
【小题2】比较两诗结尾二句,说说两者写作手法有着什么样的相通之处。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将欲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1)词的上阕用了什么艺术手法?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做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用了谁的的典故?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①。
[南宋]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注释)
①这首词写于淳熙元年(1174年)的春季,当时,辛弃疾任江东抚司参议官,是江东留守叶衡的部属。叶衡对辛弃疾颇为器重,后来他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立即推荐稼轩为“仓部郎官”。写此词时,叶衡尚未作“丞相”,题目云“为叶丞相赋”,是后来追加的。
②“高人”,指叶衡,即叶丞相,南宋主战派人物,很有才干。
8.这首词上片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
答:   
9.有人认为“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表现出诗人的豁达,有人则说表现的是诗人沉重的忧伤。你的看法怎样?为什么?请联系全诗说明。
答: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食笋
曾几①
花事阑珊竹事初,  一番风味殿春蔬。
龙蛇戢戢②风雷后, 虎豹斑斑雾雨余。
但使此君常有子,  不忧每食叹无鱼。
丁宁下番③须留取, 障日遮风却要渠。
(注)①曾几: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学识渊博,勤于政事。②戢戢(jíjí):牛羊角的样子。③下番:下一轮。
8.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作简要赏析。(5分)
9.最后两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理和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6分)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岩居僧

赵师秀

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

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

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

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

【小题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岩居僧的形象。
【小题2】前人评价该诗“写飞鸟用一‘过’字,十分精练”,谈谈你对诗中“过”字的理解。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

[宋]戴复古①

袖剑飞吟。洞庭青草②,秋水深深。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

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变尽人间,君山③一点,自古如今。

[注]①戴复古:南宋诗人,生活在南宋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的时代。②青草:湖

名,是洞庭湖的一部分。(③君山:山名,位于洞庭湖中。
(1)词的上片中作者产生“快”情的原因是什么?
(2)词中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①

辛弃疾

野塘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②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③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④。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注释)①作者年轻时与安徽池州东流的一位女子两情相洽。淳熙五年途经旧地,重访不遇。 ②刬(chàn)地:宋时方言,相当于“无端地”。 ③绮陌:多彩的街道,宋人多用以指花街柳苍。 ④纤纤月:形容美人足纤细。

【小题1】古人吟诗填词讲究炼字。请就上阕中“又”、“欺”二字选择其一,谈谈它的妙用。
【小题2】本词的结束句“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历来受到诗评家的推崇。请你说说它妙在何处。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
滴滴金·梅
孙道绚
月光飞入林前屋,风策策,度庭竹。夜半江城击柝声,动寒梢栖宿。    
等闲老去年华促,只有江梅伴幽独。梦绕夷门旧家山,恨惊回难续。
(注):孙道绚,中原人,盛年孀居。在金兵南下之际,她同李清照一样,“漂零遂与流人伍”,流徙江南,只身寄居一室。
(1)请你谈谈首句中“飞”字在表达上的作用。
(2)从全词看,作者传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作简要赏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梅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1)词的上阕主要描写了哪两种意象?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古人在谈到诗词创作时曾说:“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请从景与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词。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