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柳永(约971-1053)
- 范仲淹(989-1052)
- 张先(990-1078)
- 晏殊(991-1055)
- 宋祁(998-1061)
- 欧阳修(1007-1072)
- 苏洵(1009-1066)
- 周敦颐(1017-1073)
- 司马光(1019-1086)
- 王安石(1021-1086)
- 沈括(1031-1095)
- 苏轼(1037-1101)
- 苏辙(1039-1112)
- + 晏几道(约1040-约1112)
- 《小山词》
- 黄庭坚(1045-1105)
- 秦观(1049-1100)
- 贺铸(1052-1125)
- 周邦彦(1056-1121)
- 李清照(1084-1155)
- 薛居正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阅读下面的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字数看,这首词属于词中的 。
【小题2】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3】这首词将乐声中的“哀”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请对此作简要的赏析。
菩萨蛮
[北宋]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注):“玉柱”指的是事上端固定和调节弦的柱,筝柱斜向排列,如一排飞雁。【小题1】从字数看,这首词属于词中的 。
【小题2】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句将等称之为“哀筝”,为整首词莫定了哀婉动人的基调。 |
B.“湘波绿”中的一个“绿”字描绘出湘水碧波荡議的景色。 |
C.“当秋水慢”句形容管席前弹筝女子眼神专注的样子。 |
D.这首词通过多角度的描写折射出弹筝女子的凄凉人生境遇。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这首词与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为重阳之作,请分析这两首作品在情感上的异同?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宋)晏几道
天边金掌①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②,菊簪黄。殷勤理旧狂③。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注)①金掌:汉武帝在长安建章宫建高20丈的铜柱,上有铜人,掌托承露盘,此处代指汴京。②兰佩紫:即佩紫兰,紫兰,一种香草。③理旧狂:重又显出从前狂放不羁的情态。【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句并非实景,借长安金掌露水成霜来写汴京已是深秋时节。次句实写秋空,云彩中飞出排成一字的雁阵,云似乎也随之延长了。 |
B.“人情似故乡”一句,词人在重阳佳节感受到友人的温暖,这让词人想起了故乡,但友人不是故乡亲人,这让他既欣慰又心酸。 |
C.“兰佩紫,菊簪黄”一句,词人描绘了宴会上簪菊花佩秋兰的美人,写出了人物之盛与服饰之美,旨在渲染重阳宴饮的盛况。 |
D.“欲将”二字与“莫”字呼应,既将全词收束,更觉余韵悠然,在极尽回旋曲折、一咏三叹之中,表达了词人深沉复杂的情感。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小题1】全词抒写______(之情)。用词典雅精致,如下阕为避免直白重复,分别以______、______指代书信。
【小题2】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称晏几道是“古之伤心人”,请从上阕赏析词人是如何抒写伤心语的。
蝶恋花
(北宋)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①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注)①终了:纵了,即使写成。【小题1】全词抒写______(之情)。用词典雅精致,如下阕为避免直白重复,分别以______、______指代书信。
【小题2】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称晏几道是“古之伤心人”,请从上阕赏析词人是如何抒写伤心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