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柳永(约971-1053)
- 范仲淹(989-1052)
- 张先(990-1078)
- 晏殊(991-1055)
- 宋祁(998-1061)
- 欧阳修(1007-1072)
- 苏洵(1009-1066)
- 周敦颐(1017-1073)
- 司马光(1019-1086)
- 王安石(1021-1086)
- 沈括(1031-1095)
- 苏轼(1037-1101)
- 苏辙(1039-1112)
- + 晏几道(约1040-约1112)
- 《小山词》
- 黄庭坚(1045-1105)
- 秦观(1049-1100)
- 贺铸(1052-1125)
- 周邦彦(1056-1121)
- 李清照(1084-1155)
- 薛居正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2】这首词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景象?主要内容写的是什么?
【小题3】词里集中对什么做了描写?精妙之处在哪里?谈谈自己的见解。
菩萨蛮
(宋)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燕。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小题1】北宋词人中,_________与晏几道合称“大小晏”。【小题2】这首词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景象?主要内容写的是什么?
【小题3】词里集中对什么做了描写?精妙之处在哪里?谈谈自己的见解。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题2】本词下片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情意的表达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生查子
晏几道
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小题1】请对“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中的“长”和“少”加以赏析。【小题2】本词下片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情意的表达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宋)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①,当年拚却②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缸③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注)①玉钟:酒杯。②拚却:甘愿,不顾惜。③银缸:银白色的灯盏、烛台。
虚实结合是本词的主要表现手法,请赏析。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宋)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①,当年拚却②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缸③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注)①玉钟:酒杯。②拚却:甘愿,不顾惜。③银缸:银白色的灯盏、烛台。
虚实结合是本词的主要表现手法,请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这首词的末两句除了化用杜牧诗句外,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加以赏析。
蝶恋花(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攀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①。
注:①化用杜牧《赠别》诗”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首词的末两句除了化用杜牧诗句外,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小题2】“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小题1】词的上片写杜鹃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赏析。【小题2】“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蝶恋花
晏几道
庭院碧苔红叶遍。金菊开时,已近重阳宴。日日露荷凋绿扇。粉塘烟水澄如练。
试倚凉风醒酒面。雁字来时,恰向层楼见。几点护霜云影转。谁家芦管吹秋怨。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下片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是怎样抒发的?请简要分析。
蝶恋花
晏几道
庭院碧苔红叶遍。金菊开时,已近重阳宴。日日露荷凋绿扇。粉塘烟水澄如练。
试倚凉风醒酒面。雁字来时,恰向层楼见。几点护霜云影转。谁家芦管吹秋怨。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通过描写秋天的景物,抒发了词人因秋景而触发的愉悦而明快的情感。 |
B.上片从红叶、金菊、绿扇、粉塘等景物可以看出词人所写景物的颜色特别丰富,可谓一派斑斓秋色。 |
C.下片中“试倚凉风醒酒面”写词人醉酒之后,又让凉风吹面而清醒,由此可见词人神清气爽,不再忧愁。 |
D.“雁字来时,恰向层楼见”写词人登楼忽然看见南飞的大雁,这让词人敏感地意识到时令的变化。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宋)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①,当年拚却②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缸③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注)①玉钟:酒杯。②拚却:甘愿,不顾惜。③银缸:银白色的灯盏、烛台。
【小题1】这首词抒发了作者的________之情。
【小题2】虚实结合是本词的主要表现手法,请赏析。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宋)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①,当年拚却②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缸③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注)①玉钟:酒杯。②拚却:甘愿,不顾惜。③银缸:银白色的灯盏、烛台。
【小题1】这首词抒发了作者的________之情。
【小题2】虚实结合是本词的主要表现手法,请赏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鹧鸪天 北宋·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注释:(1)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叫声像“不如归去”。(2)行人:离别在外的游子。
【小题1】下列选项中对诗歌内容的赏析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小题2】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鹧鸪天 北宋·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注释:(1)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叫声像“不如归去”。(2)行人:离别在外的游子。
【小题1】下列选项中对诗歌内容的赏析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写的是客中闻杜鹃有感,通过咏杜鹃而思归怀人,构思巧妙,情感真挚,语言流丽。 |
B.上片写羁旅行人梦中得到杜鹃“殷勤”劝慰。词中所写的美丽景色,又正好为杜鹃叫声的感人作了反衬。 |
C.下片写不断地听杜鹃啼叫后,心情变得十分烦躁,埋怨杜鹃鸟在作弄人。结句以反诘句收束全词,突出行客思归怀人之深切。 |
D.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中的猿啼,与晏几道这首词中的猿啼,都表达了对浪迹在外、有家难归的生活的叹息。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小题2】词的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请简要分析。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A.上片前两句写杜鹃啼的环境和季节,环境很美,季节是春天,“翠微”即青翠的山色,这里指青山。 |
B.杜鹃不像黄莺那样随意乱飞,它在花丛中不停地鸣叫,好像很有感情地与“行人”说话,拟人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感染力。 |
C.上片写杜鹃啼鸣,渲染了春天美好的景色,流露出词人轻松愉悦的心情。 |
D.“行人”在路途上初闻杜鹃鸣叫,感到“殷勤”,睡觉时又被杜鹃叫声惊醒,那声音又是“不如归去”,这就让“行人”心生感慨了。 |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各题。
【小题2】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内容加以赏析。
少年游·离多最是 晏几道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浅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者
番同。
(注)①可怜:可叹,②者:同“这”。
【小题1】词人用自然之景_____________表达出词人_________________ 的情感。【小题2】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内容加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