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联句或诗句所吟咏的对象,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由仁居义,传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知言养气,充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
②看破生死界,识得天地心,梦里迷蝶知忘我;
学来养生术,去做逍遥游,濠上观鱼能齐物。
③秦市金悬鲁史修,措辞当日两难求。书传果在西迁后,锥口诸儒未必休。
A.孟子庄子吕不韦B.荀子老子韩非子
C.孟子老子吕不韦D.荀子庄子韩非子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体现了孟子的仁政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B.宝玉初识黛玉便问黛玉念何书,黛玉回答刚念了《四书》。宝玉又问黛玉可也有玉,黛玉说没有,宝玉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便摔那玉。
C.《祝福》中特意寻来听祥林嫂讲述“阿毛的故事”的人们,《药》里把夏瑜被害作为闲聊谈资的茶客,都是鲁迅笔下的看客,他们的精神特质是麻木冷漠。
D.《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桑地亚哥是位“背运”的老人,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第85天出海,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获一条大马林鱼,归航途中,马林鱼却被鲨鱼吃掉。桑地亚哥这一形象彰显了“人的灵魂的尊严”。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项对课文有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名轲,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学派的集大成者,主张实施仁政,强调“民贵君轻”。
B.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
C.荀子是儒家思想学派继孔子和孟子之后的又一集大成者,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在人的认识方面提出了“性善论”。
D.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能达到使得读者调动多种感官宛如身临其境的效果。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各题。(4分)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小题1】出自本段话的一个成语是
【小题2】请评析本段话的观点。(3分)
当前题号:4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之于国也》在说理中采用了“欲擒故纵”的论辩手法,孟子使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使梁惠王说出“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引他上套,从而向他说明了他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质的差别,打消了梁惠王的矜傲情绪,为下面孟子提出的治国之策能够为梁惠王所接受作了铺垫。
B.《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由于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二人一生的友谊为基础,所以文中对马克思的称谓使用了“思想家”“巨人”“科学巨匠”“革命家”等,表现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敬仰与悼念。
C.《雷雨》中的鲁侍萍是一个正在觉醒的底层劳动妇女的形象,她根本不相信有什么命运,大胆地向封建势力和不幸命运进行挑战。
D.曹禺,原名万家宝,作品有《日出》、《原野》、《北京人》、《胆剑篇》、《王昭君》等。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的诗篇,语言通俗明白,相传老妪都能听懂。主要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忆江南》等。著有《白氏长庆集》。
B.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孔孟”。他具有民本主义思想,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哲学思想上,提倡“性善论”。
C.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即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D.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六艺则有两种说法。一指:礼、乐、射、御、书、数,是贵族从政必具之术;二指六经,即《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春秋》。《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即指的第一种。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完成第后面小题。
孟子曰:“规矩,方圆之至①也;圣人,人伦②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③: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④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⑤,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⑥。《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⑦。’此之谓也。”
(选自《孟子离娄上》)
(注释)
①至:最高标准。②人伦:做人的道德。③道二:治国之道有两种方法。④弑(shì)君:臣子杀死君主。⑤名之曰“幽”“厉”:那些不仁的国君死后,给他的谥号叫“幽”或“厉”。⑥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即使他们的后代是孝子慈孙,经历一百代也无法更改祖先的恶名。⑦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殷朝的借鉴不远,就在前一代的夏朝。
【小题1】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横线字。
(1)二者皆尧舜而已矣()
(2)其民甚则身弑国亡()
(3)孝子慈孙()
【小题2】翻译句子。
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
【小题3】孟子认为,君臣对于治理国家应分别尽什么样的职责?(用自己的话回答)
当前题号:7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孟子万章上》)
材料(二)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孟子万章下》)
材料(三)顾意逆在我,志在古人,果何修而能使我之所意,不失古人之志乎?其术,孟子亦言之曰:“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
(王国维《人间词话》)
【小题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提出了中国古代文论的两个重要方法        
【小题2】结合材料(三)简要解释,在阅读诗文中,如何做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古人的作品?
当前题号:8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列《孟子》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陈臻问日:,“前日子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锰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孟子曰:“皆是也。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辞曰:‘馈赆。’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辞日: ‘闻戒,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孟子·离娄下》
请问这两段话共同体现了孟子怎样的行为准则?请结合语段简要说明。
当前题号:9 | 题型:名著阅读 | 难度:0.99
下列对《孟子》语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在景春眼里,公孙衍等人一旦发怒,诸侯都害怕;安居在家,天下就平静,在政坛上有举足轻重的权柄,这样的人是真正的大丈夫。
B.“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
孟子认为舍弃正路而不去走,丢失良心而不知寻求是可悲的。
C.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孟子认为,一个人没有仁义之心就叫自暴自弃。
D.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从选段可以看出孟子忧国爱民的坚定信念和伟大抱负,这是一代圣贤所具备的修养。
当前题号:10 | 题型:名著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