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①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②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③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④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之:指荇菜。
⑤寤寐(wù mèi):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也可通。
⑥思服:思念。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⑦悠哉(yōu 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悠,感思。见《尔雅·释诂》郭璞注。哉,语气助词。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⑧芼(mào):择取,挑选。
【小题1】全诗巧妙的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小题2】诗中大量运用了双声叠韵和叠字等手法,如:“关关”“参差”“窈窕”“辗转”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分析其作用。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小题1】荷莜丈人为什么要留子路食宿,并让两个儿子与子路见面?
【小题2】从本文来看,孔子是不赞成隐居的,但历史上如陶渊明等隐者却获得了很高的名声。你更认同谁?为什么?
当前题号:2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孟子曰:“曾子养曾晳,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 曾晳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孟子·离娄》)

[注] ①彻:通“撤”,撤除。②与:通“予”,给予。

下列对上面两个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养”父母如果缺乏恭敬之心,那与“养”犬马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B.在侍亲方面,曾子和曾元供养父亲都有酒肉,但孟子对曾子的言行更加肯定。
C.孔子说的“是谓能养”的“养”,与孟子说的“养口体”的“养”的内涵相同。
D.关于如何侍亲,孔子比较重视精神上的侍奉,而孟子比较重视物质上的供养。
 
当前题号:3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论语·子路》)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君子不亮,恶乎执?”
(《孟子·告子下》)
[注] ①輗(ní):车辕和车辕前横木相接的木销子。②軏(yuè):义同“輗” 。③硁硁(kē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④亮:通“谅”,诚信。
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上选文反映了孔子和孟子在对待是否诚信问题上的看法是一致的。
B.在《论语》中,“信”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对人有信用。“民无信不立”,说明治理国家要得到百姓的信任。
C.“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由此可以推断出“小人者,言必信,行必果”的结论。
D.以上选文可以看出孔孟在对待诚信问题上看似矛盾,其实不然。
 
当前题号:4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小题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暗含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段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表现出什么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管子·轻重

国有十年之蓄,而民不足于食,皆以其技能望君之禄也。君有山海之金,而民不足于用,是皆以其事业交接于君上也。故人君挟其食,守其用,据有余而制不足,故民无不累于上也。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故善者执其通施,以御其司命,故民力可得而尽也。

桓公问于管子曰:“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其人民习战斗之道。举兵伐之,恐力不能过。兵弊于楚,功不成于周,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即以战斗之道与之矣。”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公贵买其鹿。”桓公即为百里之城,使人之楚买生鹿。楚生鹿当一而八万。管子即令桓公与民通轻重,藏谷什之六。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楚王闻之,告其相曰:“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国之所以存,明主之所以赏有功。禽兽者群害也,明王之所弃逐也。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则是楚之福也,天且以齐私楚也。子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楚人即释其耕农而田鹿。管子告楚之贾人曰:“子为我致生鹿二十,赐子金百斤。什至而金千斤也。”则是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楚之男子居外,女子居涂。隰朋教民藏粟五倍。楚以生鹿藏钱五倍。管子曰:“楚可下矣。”公曰:“奈何?”管子对曰:“楚钱五倍,其君且自得而修谷。钱五倍,是楚强也。”桓公曰:“诺。”因令人闭关,不与楚通使。楚王果自得而修谷。谷不可二月而得也,楚籴四百。齐因令人载粟处芊之南,楚人降齐者十分之四。三年而楚服。

(节选自《管子·轻重》)

(注)①通轻重:这里指做买卖。②什之六,十分之六。③白徒:民伕。④隰朋:春秋时齐国大夫。⑤芊:这里指齐楚交界的地方。
【小题1】下列各句加点词语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举兵伐之,恐力不能  过:胜过,这里指战胜。
B.兵于楚,功不成于周  弊:困乏,这里指战败。
C.天且以齐楚也 私:这里是送给的意思。
D.谷不可二月而得也,楚四百    籴:卖米。
【小题2】《管仲·轻重》记载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管子的经济理论支持下,齐桓公打败了军事上比他强大的楚国。请对这一过程做简要评论,注意抓住问题的重点所在。(不超过200字)
【小题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管 宁、华 歆 共 园 中 锄 菜,见 地 有 片 金 管 挥 锄 与 瓦 石 不 异 华 捉 而 掷 去 之 又 尝 同 席 读 书 有 乘 轩 冕 过 门 者 宁 读 如 故 歆 废 书 出 看宁 割 席 分 坐 曰 子 非 吾 友 也

(节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注)管宁,管仲之后,东汉末避居辽东三十多年,后还乡。入魏,屡征不就;华歆,汉桓帝时为尚书令,入魏后官至太尉。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桓公即为百里之城,使人之楚买生鹿。楚生鹿当一而八万。
(2)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国之所以存,明主之所以赏有功。
当前题号:6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3分)
①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
②孟子曰:“无惑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孟子·告子上》)
(1)孔子和孟子观点中的相同之处是什么?(1分)
(2)从这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和孟子各自有着怎样的思想倾向?请简要分析(2分)
当前题号:7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其中“雅”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B.“楚辞”是春秋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此外还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发端。
C.乐府原为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后来一些虽未合乐而袭用古乐府旧题或模仿乐府体裁的作品,也统称乐府。
D.《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抒情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选自南朝宋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晏子之暑,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患于逾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于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父者也。”晏子曰:“何为至此?”曰:“吾为人臣,仆于中牟,见使料归。”晏子曰:“何为为仆?”对曰:“不免冻饿之切吾身,是以为仆也。”晏子曰:“为仆几何?”对曰:“三年矣。”晏子曰:“可得赎乎?”对曰:“可。”遂解左骖以赠①之,因载而与之俱归。

至舍,不辞而入,越石父怒而请绝,晏于使人应之曰:“吾来尝得交夫子也,子为仆三年,吾乃今日赌而赎之,吾于子尚未可乎?子何绝载之暴也。”

越石父对之曰:“臣闻之,士者诎乎不知已,而中乎知已,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不为彼功诎身之理。吾三年为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于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我者同矣。我犹且为臣,请鬻于世。”

晏子出,见之曰:“向者见客之容,而今也见客之意。婴闻之,省行者不引其过,寝实者不讥其辞,婴可以辞而弃乎!婴诚率之。”乃令粪洒②政席,尊残③而扎之。

越石父曰:“吾闻之,至恭不修途,尊扎不受摈④。夫子扎之,仆不敢当也。”晏子遂以为上客。

君了曰:“俗人之有功则德,德则骈,晏子有功,免人于厄,而反读下之,其去俗亦远矣。此全功之道也。”

(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赠:自作“赎”。②粪洒:扫除清洗。③骖:古代嘉礼中的一种仅节。④摈:道“傧”,傧相。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何绝我之暴也  暴:暴躁
B.士者诎乎不知已  诎:屈从
C.请鬻于世 鬻:卖
D.免人于厄 厄:困境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因载而与俱妇。②以其求患深而无不在也。
B.①吾乃今日睹赎之。②山东豪俊遂并起亡秦族矣。
C.①而申知已。②胡为迎迎欲何之。
D.①故君子不功轻人之身。②秦亦不城予赵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前往晋国,在途中遇到了越石父,替他赎身,可见晏子善于识别人才,爱护人才。
B.越石父认为晏子对自己失礼,仍把他当奴仆,十分生气,说明他态度偏激,心脑狭窄。
C.晏子听了越石父的一番话后,深感愧疚,就以直礼相待,这使越石父颇受感动。
D.君子认为,晏子能运离世俗的偏见,礼贤下士,不居功自散,这样就可以保全功德了。
当前题号: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补写出空缺处的名句
(1)______________,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渡扬子江》)
(2)大阉亦逡巡畏义,_______________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
(3)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
(4)_____________,所宜深慎。(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5)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鸿门宴》)
(6)_______________,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7)___________________,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8)如切如磋,_________________。(《诗经·卫风》)
当前题号:10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