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孟子曰:“曾子养曾晳,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 曾晳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孟子·离娄》)

[注] ①彻:通“撤”,撤除。②与:通“予”,给予。

下列对上面两个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养”父母如果缺乏恭敬之心,那与“养”犬马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B.在侍亲方面,曾子和曾元供养父亲都有酒肉,但孟子对曾子的言行更加肯定。
C.孔子说的“是谓能养”的“养”,与孟子说的“养口体”的“养”的内涵相同。
D.关于如何侍亲,孔子比较重视精神上的侍奉,而孟子比较重视物质上的供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0-10-19 11:48: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文王问太公曰:“王人者,何上何下,何取,何去,何禁,何止?”

太公曰:“王人者,上贤,下不肖,取诚信,去诈伪,禁暴乱,止奢侈。故王人者,有六贼七害。”

文王曰:“愿闻其道。”

太公曰:“夫六贼者:一曰,臣有大作宫室池榭,游观倡乐者,伤王之德。二曰,民有不事农桑任气游侠犯历法禁不从吏教者伤王之化。三曰,臣有结朋党,蔽贤智,障主明者,伤王之权。四曰,士有抗志高节,以为气势,外交诸侯,不重其主者,伤王之威。五曰,臣有轻爵位,贱有司,羞为上犯难者,伤功臣之劳。六曰,强宗侵夺,凌侮贫弱者,伤庶人之业。

“七害者:一曰,无智略权谋,而以重赏尊爵之故,强勇轻战,侥幸于外,王者慎勿使为将。二曰,有名无实,出入异言,掩善扬恶,进退为巧,王者慎勿与谋。三曰,朴其身躬,恶其衣服,语无为以求名,言无欲以求利,此伪人也,王者慎勿近。四曰,奇其冠带,伟其衣服,博闻辩辞,虚论高议,以为容美,穷居静处,而诽时俗,此奸人也,王者慎勿宠。五曰,谗佞苟得,以求官爵,果敢轻死,以贪禄秩,不图大事,得利而动,以高谈虚论,说于人主,王者慎勿使。六曰,为雕文刻镂,技巧华饰,而伤农事,王者必禁之。七曰,伪方异技,巫蛊左道,不祥之言,幻惑良民,王者必止之。

“故民不尽力,非吾民也;士不诚信,非吾士也;臣不忠谏,非吾臣也;吏不平洁爱人,非吾吏也;相不能富国强兵,调和阴阳,以安万乘之主,正群臣,定名实,明赏罚,乐万民,非吾相也。夫王者之道如龙首,高居而远望,深视而审听。示其形,隐其情,若天之高不可极也,若渊之深不可测也。故可怒而不怒,奸臣乃作;可杀而不杀,大贼乃发。兵势不行,敌国乃强。”

文王曰:“善哉。”

选自《六韬》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民有不事/农桑任气/游侠犯历/法禁不从/吏教者/伤王之化
B.民有不事农桑/任气游侠/犯历法禁/不从吏教者/伤王之化。
C.民有不事/农桑任气游侠/犯历法/禁不从/吏教者伤/王之化
D.民有不事农桑/任气游侠/犯历法/禁不从吏教者/伤王之化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爵: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爵的本义是指君主国家对贵族所封的等级。
B.士:西周时期最低一级贵族,“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C.太公:姜姓名尚,太公望是他死后被追加的称号,故后世尊称为姜太公,子牙是他的字。
D.万乘:周代制度规定,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以“万乘”指“天子、帝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首先论述了君主应尊重德才兼备的人,应让贤明的人居上位,不肖的人处下位,取诚信,去诈伪,禁暴乱,止奢侈。
B.文章阐述了应防止“伤王之德”、“伤王之化”、“伤王之权”、“伤王之威”、“伤功臣之劳”、“伤庶人之业”等“六贼”。
C.文章最后阐明了王者应高瞻远瞩,团结群臣,亲近万民的观点。
D.文章通过文王与太公的问答对话,既体现了文王尊贤勤政、言听计从的特点,又凸显太公善于进谏、“若天之高不可极”的政治智慧。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智略权谋,而以重赏尊爵之故,强勇轻战,侥幸于外,王者慎勿使为将。
(2)示其形,隐其情,若天之高不可极也,若渊之深不可测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桓公问于管子曰:“楚者,山东之强国也,人民习战斗之道。举兵伐之,恐力不能过,兵弊于楚。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即以战斗之道当之矣。”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公贵买其鹿。”
桓公即使人楚买生鹿。管子即令桓公告民,藏谷十之六。令左司马伯公白徒而铸钱于庄山。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楚王闻之,告其相曰:“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国之所以存,明主之所以赏有功。禽兽者,群害也,明王之所弃逐也。今齐其重宝贵买吾群害,则是楚之福也。天且以齐私楚也。子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管子告楚之贾人曰:“子为我至生鹿,二十赐子金百斤,至而金千斤也。则是楚不于民而财用足也。”
楚之男女皆居外求鹿。隰朋1教民藏谷五倍;楚生鹿藏钱五倍。管子曰:“楚可下矣。”公曰:“奈何?”管子对曰:“楚钱五倍,其君且自得而求谷。”桓公曰:“诺。”因令人闭关,不与楚通使。楚王自得而求谷。谷不可三月而得也,楚石四百。齐因令人载粟处芊2之南,楚人降齐者十之四。三年而楚服。
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求制衡山3之术,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公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燕、代必从公而买之。秦、赵闻之,必与公争之,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天下争之,衡山械器必十倍以上。”公曰:“诺。”因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不敢辩其价。齐修械器4于衡山十月,燕、代闻之,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燕、代修三月,秦国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衡山之君告其相曰:“天下争吾械器,令其价再什以上。”衡山之民释其,修械器之巧。齐即令隰朋购粟于赵。赵粜石十五,隰朋取之石五十。天下闻之,载粟而齐。齐修械器十七月,修五月,即闭关不与衡山通使。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衡山械器尽,鲁削衡山之南,齐削衡山之北。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取材于《管子·轻重》)
注释:1隰朋:春秋时齐国大夫。2芊:地名。位于齐楚接壤处。3衡山:齐鲁之间的小国。4修械器:意思是施行购买兵器的策略。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藏谷十之六
把十分之六的粮食储藏起来
B.天且以齐私楚也
上天将用齐国(的金钱)惠及楚国
C.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
衡山兵器的价格一定翻倍
D.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
燕、代、秦就带领衡山的使节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