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秦国的军中歌谣,节奏整齐,便于歌唱,表达了士兵同仇敌忾、英勇抗敌的昂扬斗志和爱国精神。 |
B.这首诗各节形式相同,只变换了几个字,这是重章叠唱的手法,形成了回环往复的音乐美,同时强化了诗歌的情感。 |
C.每章的第一、二句,分别写“同袍”“同泽”“同裳”,形象生动地表现战士们同心协力、团结互助的情景。 |
D.“戈矛”“矛戟”都是古代的长柄武器,“甲兵”的意思是铠甲、兵器,这三个词运用了比兴手法,突出了将士的勇猛。 |
【小题2】三章的结句“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是否可以颠倒?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