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小题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暗含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段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表现出什么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3-02 12:18: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管子·轻重

国有十年之蓄,而民不足于食,皆以其技能望君之禄也。君有山海之金,而民不足于用,是皆以其事业交接于君上也。故人君挟其食,守其用,据有余而制不足,故民无不累于上也。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故善者执其通施,以御其司命,故民力可得而尽也。

桓公问于管子曰:“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其人民习战斗之道。举兵伐之,恐力不能过。兵弊于楚,功不成于周,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即以战斗之道与之矣。”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公贵买其鹿。”桓公即为百里之城,使人之楚买生鹿。楚生鹿当一而八万。管子即令桓公与民通轻重,藏谷什之六。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楚王闻之,告其相曰:“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国之所以存,明主之所以赏有功。禽兽者群害也,明王之所弃逐也。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则是楚之福也,天且以齐私楚也。子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楚人即释其耕农而田鹿。管子告楚之贾人曰:“子为我致生鹿二十,赐子金百斤。什至而金千斤也。”则是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楚之男子居外,女子居涂。隰朋教民藏粟五倍。楚以生鹿藏钱五倍。管子曰:“楚可下矣。”公曰:“奈何?”管子对曰:“楚钱五倍,其君且自得而修谷。钱五倍,是楚强也。”桓公曰:“诺。”因令人闭关,不与楚通使。楚王果自得而修谷。谷不可二月而得也,楚籴四百。齐因令人载粟处芊之南,楚人降齐者十分之四。三年而楚服。

(节选自《管子·轻重》)

(注)①通轻重:这里指做买卖。②什之六,十分之六。③白徒:民伕。④隰朋:春秋时齐国大夫。⑤芊:这里指齐楚交界的地方。
【小题1】下列各句加点词语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举兵伐之,恐力不能  过:胜过,这里指战胜。
B.兵于楚,功不成于周  弊:困乏,这里指战败。
C.天且以齐楚也 私:这里是送给的意思。
D.谷不可二月而得也,楚四百    籴:卖米。
【小题2】《管仲·轻重》记载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管子的经济理论支持下,齐桓公打败了军事上比他强大的楚国。请对这一过程做简要评论,注意抓住问题的重点所在。(不超过200字)
【小题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管 宁、华 歆 共 园 中 锄 菜,见 地 有 片 金 管 挥 锄 与 瓦 石 不 异 华 捉 而 掷 去 之 又 尝 同 席 读 书 有 乘 轩 冕 过 门 者 宁 读 如 故 歆 废 书 出 看宁 割 席 分 坐 曰 子 非 吾 友 也

(节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注)管宁,管仲之后,东汉末避居辽东三十多年,后还乡。入魏,屡征不就;华歆,汉桓帝时为尚书令,入魏后官至太尉。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桓公即为百里之城,使人之楚买生鹿。楚生鹿当一而八万。
(2)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国之所以存,明主之所以赏有功。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秦昭王问孙卿子曰:“儒无益人之国?”孙卿子曰:“儒者法先王,礼义,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者也。虽穷困冻馁,必不以邪道为贪;无置锥之地,明于持社稷之大义。势在人上,则王公之材也;在人下,则社稷之臣,国君之宝也。隐于穷阎漏屋,人莫不贵之,道诚存也。仲尼将为司寇,沈犹氏不敢朝饮其羊;居于阙党,阙党之子弟罔不分,有亲者取多,孝弟以化之也。儒之为人下如是矣。”

王曰:“然则其为人上何如?”孙卿曰:“其为人上也,广大矣!志意定乎内,礼节修乎朝,法则度量正乎官,忠信爱利形乎下;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不为也。此君义伸乎人矣,通四海,则天下应之如讙,是何也?则贵名白而天下治也。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诗》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谓也。夫其为人下也如彼,其为人上也如此,何谓其无益于人之国也?”昭王曰:“善!”

若夫论德定次,量能而授官,使贤不肖皆得其位,能不能皆得其官;万物得宜,事变得应,言必当理,事必务,君子之所长也。

(取材于《群书治要·儒效》)

(二)孔子初仕,为中都宰。制为养生送死之,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行之一年,而西方之诸侯焉。鲁定公谓孔子曰:“学子此法以治鲁国,何如?”孔子对曰:“天下可乎,何但鲁国而已哉!”于是二年定公以为司空乃别五土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由司空为鲁大司寇设法而不用无奸民。

(取材于《孔子家语》)

(注释)①孙卿子:荀子。②朝饮其羊:卖羊前先让羊喝饱水以增加重量 ③罔不分:捕来的鱼虾或猎物不按出力多少分配。 ④讙:喧哗。⑤白:显赫。⑥不封:不建高大的坟墓。⑦厥:它们的。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者法先王,礼义 隆:尊崇
B.言必当理,事必务 当:担任
C.制为养生送死之节:制度
D.而西方之诸侯焉 则:效法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儒无益人之国    通四海
B.明于持社稷之大义 若夫论德定次
C.隐于穷阎漏屋    天下可乎
D.通达属莫不从服  此谓也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者也
谨慎地做臣子,并使他们的君主尊贵
B.其为人上也,广大矣
儒者居高位时,作用就更大了
C.远者竭蹶而趋之
远方之人不辞辛劳地投奔他
D.能不能皆得其官
是否都能够得到他们的官职
【小题4】请用斜线(/)给《孔子家语》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小题5】作者为什么认为儒者可以为人师?根据《群书治要·儒效》第二段内容概括作答。
【小题6】仿照下列语段中句①的形式,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群书治要·儒效》中的很多观点能够在《孔子家语》中得到印证,如:①孔子在做中都宰时依据人们能力的强弱分配不同的职位,可以证明儒者能够“量能而授官”;②_________;③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观 周
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对曰:“谨受命。”
遂言于鲁君曰:“臣受先臣之命云:‘孔子圣人之后也。其祖弗父何,始有宋国而授厉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恭。故其鼎铭曰:“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其口。”其恭俭也若此。’臧孙纥有言:‘圣人之后,若不当世,则必有明君而达者焉。孔子少而好礼,其将在矣。’属臣曰:‘汝必师之。’今孔子将适周,观先王之遗制,考礼乐之所极,斯大业也!君盍以乘资之?臣请与往。”
公曰:“诺。”与孔子车一乘,马二匹,竖子侍御。敬叔与俱。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历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于是喟然曰:“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
及去周,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者送人以言。吾虽不能富贵,而窃仁者之号,请送子以言乎:凡当今之士,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讥议人者也;博辩闳达而危其身,好发人之恶者也。无以有己为人子者,无以恶己为人臣者。”孔子曰:“敬奉教。”自周反鲁,道弥尊矣。远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
孔子观乎明堂,睹四门墉,有尧舜之容,桀纣之象,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焉。又有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扆南面以朝诸侯之图焉。
孔子徘徊而望之,谓从者曰:“此周公所以盛也。夫明镜所以察形,往古者所以知今。人主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存,而忽怠所以危亡,是犹未有以异于却走而欲求及前人也,岂不惑哉!”
(选自《孔子家语》,有改动)
【注】①南宫敬叔:鲁国大夫。②老聃:老子。③先臣:指南宫敬叔已去世的父亲。④弗父何:宋湣公长子,厉公兄。⑤正考父:弗父何的曾孙,生孔父嘉,即孔子的祖先。⑥偻:弯着腰,表示恭敬。⑦伛:弯着身子。⑧饘(zhān):稠粥。⑨墉:墙壁。⑩斧扆(yǐ):古代帝王所用的状如屏风的器物,高八尺,上绣斧形图案。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礼乐之原     原:起源
B.再命而伛 再:第二次
C.则必有明君而达者焉 达:使……通达
D.君盍以乘资之   盍:为何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乐,“礼”指各种礼节规范,“乐”则包括音乐和舞蹈。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
B.乘,指兵车,包括一车四马,如《论语·先进》中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C.明堂,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均在此举行。
D.士,先秦时期贵族的最低等级,位次于大夫,如《礼记·王制》中规定:“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
(2)吾虽不能富贵,而窃仁者之号,请送子以言乎。
【小题4】请根据文中内容概括孔子受尊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