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其后的试题。
近日,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会议大厅内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德国留学生聚会,这是中国驻德大使馆教育处联合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及德国教育基金会精心筹备和安排的。100多名曾在中国留学的德国人参加了聚会。大家畅谈留学中国的体会,发肺腑之言,谈真切感受。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负责人克鲁图斯在发表讲话时谈到,中国留学生把中国人向上好学、自律包容、团结友爱的风貌传达给德国民众,同时,他们深入了解了德国当地的社会文化,发挥了德中友好使者的作用,是德中友谊的桥梁。一个德国学生激动地谈到,学习汉语是他生活的转折点,并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现在他的生活和中国息息相关,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扩大了他的视野,也拓宽了他未来发展的道路,汉语已成为他的第二母语,中国也成为他的第二故乡。中国驻德国使馆教育处姜锋公参感慨地对记者说,广大德国留学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悠久历史介绍给身边的德国人,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了中国,从而减少了两国青年之间的隔阂与误解。如果每一位德国留学生都能影响自己周边的德国人,其影响力可想而知。通过留学生交流我们将赢得更多的朋友。
请用一个比喻句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当前题号:1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下列对诗句中修辞手法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涉江采芙蓉”中的“芙蓉”,一说按江南民歌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暗关“夫容”,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含蓄蕴藉,余味隽永。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四句诗,引用《诗经》诗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期盼之情。
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两句诗,巧妙运用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诗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抒发了诗人对恬淡自由生活的向往。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借代)
B.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顶真)
C.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比喻)
D.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拟人)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坚定不移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自强不息、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百废待兴,中国人民奋发图强;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光耀在我们的眼前……
A.比喻排比B.对偶比喻C.排比夸张D.夸张对偶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    )
A.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B.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C.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D.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
B.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C.他终于站在来客的面前,上身没有穿外衣,背有点儿弯,腰间围着皮围裙,袖子往上卷起,眼睛眨动着,像只在日光中受了惊动因而感到不安的猫头鹰。
D.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中不具备“互文”特点的一句是
A.主人下马客在船
B.主人忘归客不发
C.秦时明月汉时关
D.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赶走那妒忌的月亮,她因为她的女弟子比她美得多,已经气得面色惨白了。既然她这样妒忌着你,你不要忠于她吧。(拟人)
B.唉!你的眼睛比他们二十柄刀剑还厉害;只要你用温柔的眼光看着我,他们就不能伤害我的身体。(夸张)
C.爱情怂恿我探听出这一个地方;它替我出主意,我借给它眼睛。我不会操舟驾舵,可是倘使你在辽远辽远的海滨,我也会冒着风波寻访你这颗珍宝。(拟人、比喻)
D.我希望你快去;可是我就好比一个淘气的女孩子,像放松一个囚犯似的让她心爱的鸟儿暂时跳出她的掌心,又用一根丝线把它拉了回来。(拟人)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比喻)
B.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排比)
C.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借代)
D.中国军人的屠戳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反语)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__________,有时__________,有时__________,有时__________。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常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小题1】给文章第二段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A.掩面 狂笑 顿足 太息
B.狂笑 掩面 顿足 太息
C.掩面 顿足 狂笑 太息
D.顿足 狂笑 太息 掩面
【小题2】本文叙事的同时也有抒情,主要运用了直接和含蓄两种抒情方式。下列各组句子中,与其他三项抒情方式不同的一项是(   )
A.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
B.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C.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D.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