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坚定不移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自强不息、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百废待兴,中国人民奋发图强;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光耀在我们的眼前……
A.比喻排比
B.对偶比喻
C.排比夸张
D.夸张对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11-27 09:01: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对下面修辞手法判断正确一项是( )
①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②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③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④主人下马客在船
A.①比喻 ②借代 ③对偶 ④互文
B.①对比 ②借代 ③比喻 ④互文
C.①比喻 ②比喻 ③借代 ④对比
D.①比喻 ②借代 ③对偶 ④对比
同类题2
对《相信未来》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在“文化大革命”那个是非混淆、黑白颠倒的年代里仍然坚定地相信未来。
B.诗中的“固执”并非贬义,显示出作者相信未来的执着。
C.“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说明作者当时还很幼稚、很年轻。
D.“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同类题3
下列语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组是
A.阅读不只是个人的爱好,还是国家创新力量和道德力量的源泉,是关乎人类文明传承的大事。
B.她们扒着船帮露出头来,看见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像长在水里一样。
C.今年是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他创作的传世巨著“临川四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座丰碑。
D.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则是那根柔弱而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穿起来成为社会。
同类题4
“通感”又叫“移觉”,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下面对通感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是将嗅觉的气味转化为听觉的声音。
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是将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声音。
C.金竹没回答。凤月的一句话,戳到了她的痛处。
——这是将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的形象。
D.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这是将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声音
同类题5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A.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B.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