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
朱德的扁担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1.用下列汉字的不同读音组词。
挑:tiāo(   ) tiǎo(   )
担:dān(   ) dàn(   )
2.朱德同志带领的红军到井冈山和 会师,他白天 ,晚上还要整夜整夜地 ,所以战士们就
3.照样子,写词语。
整夜整夜(ABAB式词语):  
4.这篇短文主要表现了朱德(  )的品质。
A.热爱士兵B.平易近人
C.以身作则
当前题号:1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内阅读。
不!是乐谱错了(选段)
评委会交给他一张乐谱。小泽征尔以世界一流指挥家的风度,全神贯注地挥动着指挥棒,指挥一支世界一流的乐队,演奏具有国际水平的乐曲。
演奏中,小泽征尔突然发现乐曲中出现不和谐的地方。开始,他以为是演奏家们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奏一次,但是他仍觉得不对。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都郑重声明乐谱没问题,是小泽征尔的错觉。面对众多国际音乐大师和权威 小泽征尔考虑再三 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于是大吼一声 不 一定是乐谱错了 他的喊声刚落,评判台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1.联系上下文解释“郑重”的意思。
2.“小泽征尔以世界一流指挥家的风度,全神贯注地挥动着指挥棒,指挥一支世界一流的乐队,演奏具有国际水平的乐曲。”这句话中第一个“一流”指的是 ,第二个“一流”指的
 
3.在选文第2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
当前题号:2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欣赏。

天鹅

我是在沼泽地里见到它——美丽的天鹅的。

初时,我惊呆了,甚至怕我的呼吸会惊动它。我凝视着它。在心里惊叹它的美丽、洁白、轻盈。白瓷一般的光滑的羽毛,没有一丝杂质。就好像一团浓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滚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它悠悠然浮在水面上,身子一动不动,好像在倾听,又好像在思索……

也许任何一种飞禽都无法具有这种个性,它的美是独特的——高傲、纯洁、娴静、深沉。发黑的沼泽地并不能破坏这种美,枯败的苇子也无法使它的风采略有逊色。不知是它那白云一样的翅膀照亮了这片水。还是黑色的水更映衬出那圣洁的白色。我总算亲眼看见了世界上还有如此纯白的东西。可是我忽然又不相信,不相信天鹅会同沼泽地连在一起。我猜想它也许是农场畜牧队里一只走散的鹅。但不是,它自己告诉我,它确实是一只天鹅,地地道道的天鹅——它抬起了它那细长的脖子,眺望着那深远的秋天的田野。它似乎完全没有留意脚下的黑色。

【小题1】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词语。
( )的天鹅 ( )的沼泽地( )的苇子 ( )的白色 ( )的脖子
【小题2】用“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小题3】天鹅的美独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如油站
研究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是一门新兴学科。这门科学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规划城市绿化,美化环境,合理布局农作物种植。在栽培植物时,应注意把相互有利的栽在一起,千万不要让“冤家对头”呆在一处,以免同室操戈,两败俱伤。
1. 选字填空。
栽裁载
(    )重(   )树(   )缝(   )货(   )赃
一年半(   ) (    )客(   )兵(   )定(   )种
2. 填空。
植物之间的“相生”是指题目中。
植物之间的“相克”是指题目中。
3.研究植物间的“爱”和“恨”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当前题号:4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加油站
许多年后,我又来到德国,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堵满了鲜花。一个朋友问道:“离开德国这样久,你发现这儿有什么变化吗?”我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美丽”的东西很多,其中也包含着美丽的花。
1. 照样子,写词语。
家家户户
2. 从这段话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花多?
3. 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美丽并没有改变”是说德国沿街的奇丽风景,依然是花的。同时,也赞扬了德国人民那“”的美好境界。
4. 除了花,你眼中美丽的东西还有哪些?
当前题号:5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外阅读。

电话的发明

电话的发明人是亚历山大·贝尔。

贝尔喜欢做科学实验。在一次实验中,贝尔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电流接通或断开时,螺旋线圈会发出噪音。这一偶然的发现,让贝尔产生了一个大胆而新奇的设想:也许可以用电流来传送人的声音!
从此,贝尔和电器技师沃特森合作,在波士顿郊外找了一间农舍,开始研究、设计电话。
经过两年的艰苦实验,他们终于做好了一台电话样机。为了检验通话效果,贝尔守着导线的一端,沃特森则把导线的另一端拉到屋外,对着导线连接的那台机器大声喊叫,可是贝尔那边一点反应都没有。围观的农民非常奇怪,一位老人拍拍沃特森的肩膀,说:“小伙子,你是在喊屋里的那个人吗?你走过去喊,他不就听见了吗?”沃特森哭笑不得,他们的实验又失败了。
一天傍晚,炊烟笼罩着村庄,远处传来一阵悦耳的吉他声,贝尔听着听着,从吉他的共鸣声中受到启发,心中豁然开朗:“有办法了!可以给送话器配一个共鸣装置。”他立即设计了一个音箱草图,一时找不到材料,就拆了床板,连夜做好了音箱,接着又改装了电话机。
清晨,贝尔往电池中加硫酸。一不小心,硫酸溅到他腿上,顿时,他像被火烫了似的,疼痛异常。贝尔连忙大声呼喊:“沃特森,你快来呀!”
正在另外一间房子里的沃特森竟在电话机里听见了贝尔的呼救声。他喜不自禁,急呼:“我听见了!听见了!”他破门而出,跑到贝尔的房间里。两人欣喜若狂,紧紧拥抱在一起,热泪滚滚而下。这便是历史上的第一次电话通话。时间是1876年3月10日。
从此,电话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小题1】贝尔和沃特森在郊外的农舍里做什么?(  )
A.弹吉他。B.种植树木。C.做游戏。D.研究、设计电话。
【小题2】第4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
A.研究电话很好玩。
B.沃特森和贝尔做游戏。
C.电话样机通话实验失败了。
D.人们看见沃特森对着机器喊贝尔,感到奇怪。
【小题3】沃特森在电话机里听见了贝尔的呼救声时,他的心情怎样?(  )
A.惊喜B.伤心C.害怕D.紧张
【小题4】你觉得发明电话的过程辛苦吗?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

第一次当“妈妈”

①小时候我特别想当妈妈。妈妈能决定孩子星期天去哪儿,能随便开食品柜,能戴戒指、穿丝袜,这些都是我梦想的事。最初,我做了布娃娃的妈妈。我给她编小辫子,用彩纸做披巾,不过摆弄多了,也就觉得意思不大了。

②一天,邻居小燕来求我给她编小辫儿,我突发奇想,说给她当一小时的妈妈。小燕听了不答应,我忙说:“小不点儿,你就答应我吧!”可她依旧摇头。“小可爱,我就做你一个小时的妈妈,好吗?”我尽量温柔地说。但她还是不肯点头。“小宝贝,你就答应吧!我给你倒酸梅汤喝!行吗?”我几乎是在哀求她,小燕这才算同意。

③自打小燕同意后,她就像真的一样,一口一个“妈妈”的叫我,但在这亲密的称呼间加入了许多新要求。“妈妈,右边的辫子重编,太高了。”“妈妈,把你的紫色蝴蝶结给我用用。”“我口渴得很。妈妈,赶快给我倒酸梅汤!”“你太用力了,怎么搞的,妈妈连这都不会做!”……这一小时我吃足了苦头,让这“娇女儿”指挥得连气都喘不过来。

④小燕刚想让我洗盛酸梅汤的茶杯,我跳起来大叫:“时间到了!”就在这时,妈妈回来了,她打量着被我们搞乱的房间,立刻卷起袖子去洗盛酸梅汤的茶杯。过了一会儿,妈妈问:“谁把茶杯磕破了?”“不是我。”小燕听了马上说。其实是她刚才做女儿时发脾气,把茶杯用力在桌沿儿上敲了一下,磕破了边儿。她见我想开口,悄声对我说:“弄坏时你是妈妈,全怪你。”谁让我那时是妈妈呢?只能承担这责任。

⑤那杯子是妈妈的心爱之物,可她没有大喊大叫,而是把我叫到身边___________我使劲儿地点了点头。

⑥从那天起,我就不再急巴巴地想当妈妈了,情愿不穿丝袜,情愿只戴用锡纸做的假戒指。

【小题1】短文第①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写的?在短文中用“______”画出来。
【小题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短文第②自然段中的“突发奇想”指的是“我”想(  )
A.给小燕编辫子B.给小燕当妈妈C.给布娃娃当妈妈
【小题3】填空
(1)短文第______自然段主要写了:给小燕做妈妈让“我”吃足了苦头。
(2)短文第______自然段主要写了:小燕磕破了茶杯,却不承认,因为“我”是“妈妈”,只好承担责任。
(3)短文第②自然段中“我”对小燕的称呼并不相同,先称她为____________,又称她为____________,最后称她为____________,称呼的变化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短文第④自然段中“小燕刚想让我洗盛酸梅汤的茶杯,我跳起来大叫:“时间到了!”这句话(  )
A.告诉小燕“我”妈妈就要回来了
B.说明“我”给小燕当了一小时妈妈很兴奋
C.说明当妈妈这一小时“我”很辛苦,急于结束
【小题5】联系全文想一想,“我”为什么“不再急巴巴地想当妈妈了”?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结合短文内容想一想,妈妈会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写在短文中第⑤自然段的横线上。
【小题7】读了这篇短文,你一定明白了很多,此时,你最想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些什么?或为他们做些什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快乐阅读屋。

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是在外祖母家长大的。外祖母很疼爱他,八岁上学后,还常常给他一点零用钱。小牛顿一不买糖果,二不买玩具,他把钱积攒(zǎn    zhǎn)起来,去(买 卖)锤子和锯子。他喜欢自己动脑筋,做一些手工制品。

一天,小牛顿兴冲冲地跑到外祖母面前说:“外婆,你看这个。”外祖母一看:小牛顿手里捧着一块木板,中间钉着一个钉(dīnɡ  dìnɡ)子,四周画着一条条放射形的线条。外祖母问:“这是什么呀?”

“太阳钟。太阳光把钉子的影子投到哪条线上,就可以看出是什么时间。”

“是谁教你做的呀?”

“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小牛顿自豪地回答。

牛顿长大以后,始终保持着敢于想象,善于思考的精神。他发现了“万有引力”,还成功地取得了许许多多别的研究成果。

【小题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小题2】将“牛顿把太阳钟做好了。”这句话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牛顿的零用钱一不________,二不________,只用来__________。
【小题4】牛顿做的太阳钟是什么样子?在文中找出,并用“_____”画出来。
【小题5】从哪句话看出牛顿自豪,用波浪线画出来。
【小题6】我们要学习牛顿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加油站
可是,使苏珊感到意外的是,她的每一个同学都戴着帽子。和他们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她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普普通通,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有什么两样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妨碍她与伙伴们自如地见面了。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 .
1. 根据意思写出本段的四字词语。
(1) 比喻花样多端,种类繁多。(  )
(2) 非常平常。()
2. 两个“”写出了同学们的行为让苏珊彻底放松了。“”和“”都说明了苏珊是非常在乎没有头发,戴着帽子这件事的。
3.“那样甜”“那样美”写出苏珊内心。
4. 用文中加点的词语造句。
没有……没有……
当前题号:9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加油站
每天放学以后,看见母亲在灶前汗流满面地烧饭,朱德总是悄悄地把书包一放,就默默地挑水或放牛去了。一到农忙,他就整日在田里帮着母亲劳动。母亲看到朱德小小年纪,样样都和自己抢着做,非常心疼,常常拉着他的手,责怪地说:“你上学已经很累了,小孩子家,出去和同学一起玩玩吧。别替我干活了,当心累着!”朱德总是笑,继续帮着母亲忙这忙那,硬是抢在母亲前头把事情干完。村里人知道了,都夸朱德是个勤劳孝顺的好孩子。
1.读语段,体会下列词语蕴含的思想感情。
(1) 从“汗流满面”体会到母亲   。
从“拉”“责怪”体会到母亲。
(2) 从“悄悄” “默默”“整日”体会到朱德尽力帮,是个既
又的孩子。
(3) “朱德总是笑笑”,表情中蕴涵着朱德对妈妈的。他用
忙这忙那的行动继续帮妈妈做事,因为他认为

2.用“一……就……”造句。
当前题号:10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