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小题1】从哪里看出人们热烈欢迎周总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 ”画出描写周总理外貌的句子。
【小题3】找出描写周总理动作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朵的睡眠
你知道吗?就连娇柔艳丽的花朵也要睡眠例如在水面上绽放的睡莲花,每当旭日东升之际,它那美丽的花瓣就慢慢舒展开来,似乎刚从酣睡中苏醒;而当夕阳西下时,它又闭拢花瓣,重新进入睡眠状态。由于它这种“昼醒夜睡”的规律性特别明显,才因此得名“睡莲”。
花的种类不同,其睡眠的姿态也各不相同蒲公英在入睡时,所有的花瓣都向上竖起来闭合,看上去好像一个黄色的鸡毛扫帚,胡萝卜的花则垂下头来,像正在打瞌睡的小老头儿。
更趣的是,有些植物的花白天睡觉,夜晚开放如晚香玉的花,不但在晚上盛开,而且格外芳香,以此引诱夜间活动的蝶子来替它传授花粉。
【小题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昼醒夜睡: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睡莲”得名的原因是( )。
A.睡莲从早到晚都在睡觉。 |
B.睡莲“昼醒夜睡”的规律性特别明显。 |
【小题4】文章给我们介绍了睡莲、_____、______、_____等花的睡眠,其中,我感兴趣的是_____的睡眠,因为_______。
小花猫看见人会出汗,觉得奇怪:“咦(yí),我怎么没汗呢?”它去问老牛。老牛指着自己汗淋(lín)淋的鼻(bí)子说:“汗?在鼻子上。”小花猫摸(mō)摸自己的鼻子,没汗!
小花猫再去问小马。小马正在凉快的地方打滚。它指着自己的身体说:“汗?在身上。”小花猫舔(tiǎn)舔自己的身体,没汗!
小花猫又去问小狗。小狗正吐着舌头乘凉。它说:“汗?在舌头上。”小花猫看不清自己的舌头。
小花猫去找小猪帮忙看舌头。小猪笑了:“你又不是狗,汗怎么会在舌头上?”小猪让小花猫把脚掌翻过来。哈!小花猫笑了:“原来,我的汗藏(cáng)在这里!”
【小题1】这篇短文共有___个自然段。【小题2】读完这篇短文,为短文选一个合适的题目。( )
A.小花猫找伙伴 | B.小花猫找汗 |
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摸 脚掌
指 舌头
吐 鼻子
翻 身体
麻雀造新房
很早很早以前,麻雀就想造一座漂亮的新房。
麻雀想得真美:“新房要造在有阳光的地方,旁边有一棵高大的绿树,还要用坚韧(rèn)的树枝搭个大大的房架,四周糊(hú)上黑黑的泥巴。要是能铺上柔软、暖和又有香味的嫩草,让我甜甜地入睡,就真是个安乐窝了啊!”
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直到今天,麻雀还没造出新房。晚上,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他都只好在房檐下睡觉。
【小题1】短文一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小题2】读短文,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______)的新房 (______)的绿树
(______)的泥巴 (______)的嫩草
【小题3】麻雀想造一座什么样的新房?用“________”画出来。
【小题4】麻雀为什么没有造出新房?( )
A.因为麻雀没有选到合适的地方和材料。 |
B.因为麻雀只有美好的想法,没有实际行动。 |
C.因为造新房太难了,麻雀造不了新房。 |
猴子种果树
猴子种了一棵梨树苗,天天浇水、施肥,等着将来吃梨子。
正当梨树成活的时候,一只乌鸦“哇哇”地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你怎么种梨树呢?有句农谚(yàn)是‘梨五杏(xìnɡ)四’。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有这个耐心吗?”
猴子一想:“对,五年太长,我怎么等得及呢?”于是就拔掉梨树,改种杏树。
正当杏树成活的时候,一只喜鹊“喳喳”地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你怎么种杏树呢?有句农谚‘杏四桃三’。杏树四年才结果,你能等得及吗?”
猴子一想:“对,四年太长,我可等不及啊!”于是就拔掉了杏树,改种桃树。
正当桃树成活的时候,一只杜鹃“咕咕”地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你怎么种桃树呢?有句农谚‘桃三樱(yīnɡ)二’。桃树三年才结果,你不着急吗?”
猴子一想:对,三年也太长,我还是等不及。”于是就拔掉桃树,改种樱桃树。
猴子哪里知道,“樱桃好吃树难栽”,一连几年都没有栽活。
就这样,这只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
【小题1】文中有三句农谚,请用圆圈画出来。【小题2】读了短文,我知道杏树_____年结果,樱桃树_____年结果。
【小题3】根据短文内容排序,把序号标在句子前面的括号里。
(_____)杜鹃劝猴子改种樱桃树。
(_____)乌鸦劝猴子改种杏树。
(_____)喜鹊劝猴子改种桃树。
【小题4】文中画波浪线的三个句子,表达的意思是( )
A.时间太长,猴子等得及。 |
B.时间太长,猴子等不及。 |
A.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猴子是一种没有耐心的动物。 |
B.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认准目标,坚持下去。如果像猴子那样缺乏主见,就会一事无成。 |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小题1】这段文字共有__句话。【小题2】文段中表示颜色的词有____、____。
【小题3】用“ ”画出表示那个人喜欢小葫芦的句子。
【小题4】这个人的葫芦后来怎么样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灵鸟的歌
一天,百灵鸟放开歌喉,那优美的歌声立刻引来无数听众,大家纷纷夸奖它,百灵鸟听了十分高兴,从此以后每天都不知疲倦地唱着。虽然它唱得很卖力,听众却越来越少,最后连一个听众也没有了。百灵鸟很难过,便到喜鹊大姐那里去诉苦:“喜鹊大姐,我的歌喉那么好,大家为什么都不来听我唱歌了呢?我又没有骄傲!”
喜鹊说:“你的歌喉还是那么好,但你总是反复地唱一首歌,大家都已经听厌了,自然就不愿意再来听了。”
百灵鸟听了,谢过喜鹊大姐,当天就赶去学了几首新歌。第二天,当它亮开歌喉时,大家都来了,听得津津有味。
【小题1】短文一共有___个自然段。【小题2】第___自然段写了喜鹊大姐说的话。
【小题3】从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或相反的词。
(1)意思相近的词。
立即—(______) 表扬—(______)
(2)意思相反的词。
虚心—(______) 高兴—(______)
【小题4】让百灵鸟感到难过的事是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来。
【小题5】百灵鸟唱得很卖力,听众却越来越少的原因是:______。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小题1】这首诗写的是庐山瀑布的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诗中作者想象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试说出该诗的用字精彩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1】把古诗补充完整。
【小题2】《望庐山瀑布》是(____)代诗人(____)的作品。我还知道他写的《______________》一诗。
【小题3】诗中“遥看”的意思是( )。
A.看见 | B.从远处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