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yù)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qián)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战国策》)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蚌方出(    )
A.bào    B.pù
(2)强秦之渔夫也 (    )
A.wéi B.wèi
(3)两者不肯相( )
A.shě B.shè
2.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句中的“雨”作动词用,是下雨的意思。(    )
(2)“渔者得而并禽之”句中的“禽”同“擒”,是捕捉、抓住的意思。(    )
(3)“以弊大众”中的“弊”意思是问题、毛病。(   )
(4)“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句中的“恐”意思为害怕、恐慌。(  )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1)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短文内容,仿句填写。
例:鹬蚌相争,渔翁并擒。
_______相_______,________并________。
5.苏代对赵惠王讲“鹬蚌相争”的故事,目的是什么?这样讲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回顾《买椟还珠》。
(1)楚国商人修饰装珠子的盒子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郑国人买椟还珠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寓言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根据拼音写词语。
(1)朵朵迎春花绽放了,diǎn  zhuì( )着这个美丽的小院。
(2)由于遭遇持续很长时间的干旱,那一年很多河流都gān  hé(  
 )了。
(3)生活fù yǔ(    )了我们各种各样的经历,这些都是我们的财富。
(4)“赠人méi  gui( ),手留余香”一直是我的座右铭。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课内阅读
九寨沟色彩最美的湖泊要数五花海了。因湖底有钙化粉末沉积,加上湖水深浅不同,湖底滋生的藻类和水草不同,在同一水域,呈现出鹅黄、墨绿、深蓝、藏青等色,五彩缤纷,斑驳迷离。透过清澈的水面,可见湖底有泉水上涌,湖面上便泛起一个个圆形彩环,一圈圈从里到外,从小到大,荡漾开去,不断产生,不断消失,令人目不暇接。山风徐来时,湖里各种色彩相互渗透、浸染,整个湖泊更是充满了活力。
(1)“圈”字是一个多音字,在文中读(   ),它的另外两个读音分别是(   )、(   ),可以组词为(   )、(   )。
(2)请从文中找出四组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采用的是什么样的构段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内阅读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多少种绿颜色呀 深的 浅的 明的 暗的 绿得难以形容 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出这么多的绿颜色呢 
兴安岭上千般宝,第一应夸落叶松。是的,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1)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标点。
(2)将画“——”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外阅读
风雨绿云山
在飘飞的细雨洗礼下,绿云山显得那
样的清新、苍翠。一条曲曲弯弯的山道,在密林的掩映下时隐时现,一阶一阶地向上延伸着。蒙蒙的细雨透过两旁挺拔的竹林,洒在明净的石阶上,溅起了星星点点的水花。山风轻轻地吹拂着,偶尔也有几片竹叶在风雨中摇落,坠入路旁的小溪,漂流而下。
透过竹林,我看到了清清的绿水河,在雨的帷幕中,宛如一条碧绿的绸带,环山远去。一叶扁舟在风雨的河面上摇曳着,渔夫头戴斗笠,身穿绿蓑衣,奋力地划着双浆。他那高亢的山歌不时穿透雨雾,隐隐地传来。整个山区显得格外寂静,可这儿并不沉闷。沙沙的雨声伴随着清脆的笑声,不时从竹林的深处飞来。三三两两的孩童在林木掩映的小道上闪现,又相继消失在路的尽头。他们打着绿色的伞儿,背着绿色的书包,笑着,唱着,追逐着,向着山顶的学校走去……
这是多么美妙的画面啊!
(1)照样子,从文中找词语写下来。
三三两两
(2)根据短文填空。
(    )的竹林  (    )的石阶
(    )的绸带  (    )的山歌
一(   )扁舟    一(   )山道
(3)摘录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句中,作者把( ) 比作( )。
(4)概括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外阅读
校园秋色
秋天来了,秋风吹蓝了天空,吹黄了大地,也把我们的校园吹得五彩缤纷。
升旗台旁边的花坛里,各色菊花开得正艳,有的金灿灿,像金色的“麦浪”;有的红彤彤,像一簇簇跳动的火焰;有的红中透粉,花瓣高低错落,像一顶顶颤(chàn zhàn)动的鸡冠(ɡuàn ɡuān)……各色菊花在争奇斗艳,点缀着我们可爱的校园。
操场边几株枫树早已脱去了夏衣,换上了秋装,远远望去,整个树冠像着(zhuó__zháo)了火,红彤彤的一片。仔细瞧那树叶,就像小朋友胖乎乎的小手,还不停地拍呀拍呀,你看,手掌都拍红了。
办公楼旁,杉树的叶子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发黄了。金黄的树叶跳着舞,打着旋儿,慢悠悠地从树上飘下来,有几片落在办公室的窗台上,透过明亮的玻璃窗调皮地向里张望: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师正在静静地批改着学生的作业,那一个个对钩是那么凝重,那么鲜艳……还没等它们看清楚他是谁,就有一阵微风吹过,小树叶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窗台,开始了新的旅程。
教学楼前的小花坛旁边,一位园丁正在采集花籽儿。有的又圆又硬,像黑色的珍珠;有的又长又扁,像红色的宝石。它们“哗哗”地笑着,争先恐后地蹦进小盒子里。忽然,楼上传来朗朗的读书声,他抬起头,静静地听着,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微笑……
啊!校园的秋天结出了色彩斑斓的果实,也播撒着五彩缤纷的希望,秋天的校园令人神往!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2.仿写词语。
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恋恋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到画横线的句子,我想到了杜牧描写枫树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作者把__________比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事物,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这句话写出了大兴安岭连绵起伏的特点。(  )
2.“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这句话把“波浪”比作“群岭”。(  )
3.“九寨归来不看水。”水,是九寨沟的灵魂。(  )
4.《三峡之秋》重点写了三峡秋天时的美丽景色。(  )
当前题号:8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这暗堡一定要炸吗?从哪里可以知道一定要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疯狂的敌人,董存瑞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阅读理解。

王若飞同志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解放前,他因从事革命工作,被敌人逮捕了。在监狱里,他经常对难友们说:“敌人要摧残我们,我们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我们是革命者,决不能向恶劣的环境屈服,要坚决斗争。”

王若飞同志的身体不好,为了坚持对敌斗争,他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条件锻炼身体。

王若飞同志在狱中的锻炼方法之一是日光浴。他利用每天短暂的放风时间到院子里晒太阳。后来,他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敌人被迫允许他每天晒一两小时太阳。他就利用这个机会,躺在院子里让太阳晒全身,把皮肤晒得紫红紫红的。

冷水擦身,是王若飞锻炼身体的另一种方法。那时,反动派百般折磨政治犯,别说洗澡,就连喝的水也不供给。但王若飞的言行感动了出身贫苦的老看守员,他偷偷地给王若飞买了几只大碗,王若飞同志每天用它盛冷水,用毛巾蘸着擦身,擦到全身发红为止。

王若飞同志在狱中还有一种锻炼方法,叫做“室内体操”。体操包括伸腿、弯腰、曲臂等动作。不管三九天,还是三伏天,他都坚持锻炼。

一次,一个难友问王若飞:“我有一事不明白,你骂国民党,骂蒋介石,天不怕,地不怕,真是好汉。可是,你坐在牢房里,还天天做操,又好像很爱护自己的身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王若飞同志说:“我不怕死,是因为敌人害怕我们的真理,我们必须拼死去保卫我们的真理;我爱护身体,是因为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有力地保卫真理。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

【小题1】王若飞狱中锻炼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A.
【小题2】这篇文章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