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鹬(yù)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qián)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战国策》)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蚌方出(    )
A.bào    B.pù
(2)强秦之渔夫也 (    )
A.wéi B.wèi
(3)两者不肯相( )
A.shě B.shè
2.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句中的“雨”作动词用,是下雨的意思。(    )
(2)“渔者得而并禽之”句中的“禽”同“擒”,是捕捉、抓住的意思。(    )
(3)“以弊大众”中的“弊”意思是问题、毛病。(   )
(4)“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句中的“恐”意思为害怕、恐慌。(  )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1)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短文内容,仿句填写。
例:鹬蚌相争,渔翁并擒。
_______相_______,________并________。
5.苏代对赵惠王讲“鹬蚌相争”的故事,目的是什么?这样讲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9-16 05:08: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阅读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小题1】对诗句品味有误的是(  )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关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表现军旅生活的井井有条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描写边塞军营艰苦的战斗生活
【小题2】用“  ”画出描写木兰出征前做周密准备的句子。
【小题3】对选文最后一自然段理解有误的是(  )
A. 这是一个反问句,用强烈的语气表达了女子的能力不逊于男性的观点
B. 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
C. 雄兔和雌兔只有不动的时候才能分辨性别,要是一起奔跑就分辨不出来了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