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鹬(yù)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qián)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战国策》)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蚌方出(    )
A.bào    B.pù
(2)强秦之渔夫也 (    )
A.wéi B.wèi
(3)两者不肯相( )
A.shě B.shè
2.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句中的“雨”作动词用,是下雨的意思。(    )
(2)“渔者得而并禽之”句中的“禽”同“擒”,是捕捉、抓住的意思。(    )
(3)“以弊大众”中的“弊”意思是问题、毛病。(   )
(4)“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句中的“恐”意思为害怕、恐慌。(  )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1)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短文内容,仿句填写。
例:鹬蚌相争,渔翁并擒。
_______相_______,________并________。
5.苏代对赵惠王讲“鹬蚌相争”的故事,目的是什么?这样讲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9-16 05:08: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甲)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乙)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小题1】《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对“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两个孩子幸灾乐祸,冷嘲热讽。
B.两个小孩讥讽孔子无能,不懂装懂。
C.采用反问的句式,表现出两个小孩的天真可爱。
D.两个小孩很尊敬孔子,显出了孩子的调皮机灵。
【小题3】把第一个小孩的观点画上“____”,把第二个小孩的观点画上“﹏﹏”。
一小儿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两小儿辩斗时,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认识事物的?请选一选。
A.温度的高低B.形状的大小
(甲)小儿:______ (乙)小儿:______
【小题5】对两个小儿的不同看法,孔子“不能决也。”说明孔子______________的态度,正如他自己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下列不是《两小儿辩日》一文中可以悟出道理的是(  )
A.应该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B.上课时候可以想想下课怎么玩。
C.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
D.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