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平面直角坐标系
- 函数基础知识
- + 一次函数
-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
- 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 二次函数
- 反比例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如图,一直线与两坐标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P是线段AB上任意一点(不包括端点),过点P分别作两坐标轴的垂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为10,则该直线的函数表达式是( )


A.y=x+5 | B.y=x+10 | C.y=-x+5 | D.y=-x+10 |
在计算器上按照下面的程序进行操作:

下表中的x与y分别是输入的6个数及相应的计算结果:
上面操作程序中所按的第三个键和第四个键应是

下表中的x与y分别是输入的6个数及相应的计算结果:
x | -2 | -1 | 0 | 1 | 2 | 3 |
y | -5 | -2 | 1 | 4 | 7 | 10 |
上面操作程序中所按的第三个键和第四个键应是

若正比例函数y=(1-2m)x的图象经过点A(x1,y1)和点B(x2,y2),当x1<x2时,y1>y2,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m<0 | B.m>0 | C.m<![]() | D.m>![]() |
已知直线l为x+y=8,点P(x,y)在l上且x>0,y>0,点A的坐标为(6,0).

(1)设△OPA的面积为S,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
(2)当S=9时,求点P的坐标;
(3)在直线l上有一点M,使OM+MA的和最小,求点M的坐标.

(1)设△OPA的面积为S,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
(2)当S=9时,求点P的坐标;
(3)在直线l上有一点M,使OM+MA的和最小,求点M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