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小题1】这首七言古诗,借用乐府旧题,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____,____的英雄气概。
【小题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中的“玉龙”指(   )
A.人名B.玉做的龙C.玉色的龙D.宝剑
【小题3】请选出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描写战争的惨烈场景,并没有进行具体的战争场面的刻画,而是从颜色入手。
B.全诗一共八句,既有声音的描写,也有色彩的描写。
C.这是一首抒情浓郁的山水田园诗,作者在诗歌中抒发了忠君爱国的真挚感情。
D.诗人运用了“黑”“红”“金”“紫”“燕脂”等凝重色彩,烘托肃杀而悲壮的气氛。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大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黃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喷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漾漾。

(注释)①《野歌》写于作者遭谗落第之后、长安任职之前。②鸦翎羽箭:用乌鸦羽毛做成的箭。山桑:即桑树,木质坚韧、可制弓箭。③衔芦鸿:口衔着芦苇的大雁。④麻衣:这里指寒士穿的粗布麻衣。⑤黑肥:形容衣服肮脏肥大。⑥枯荣:贱贵。指人生的得意和失意。
上面两首诗虽然都出自李贺之手,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自选一角度,做一赏析。
(2)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作者)。
(2)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所展现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首句用黑云暗喻敌军,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的情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C.“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赏析《雁门太守行》,完成各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小题1】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中“城欲摧”表现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B.“角声满天”从侧面表现战争的规模。
C.“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从正面写战争,给人以悲壮之感。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预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小题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小题1】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全诗通过描写三个画面,概括了这场战争的艰苦性,赞扬了官军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请用简明的语言分别概括性写出是哪三个画面。
【小题2】诗歌前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效果?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小题1】首句用_______暗喻敌军,一个“压”字,把敌军的_________情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小题2】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的什么精神?
【小题3】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颔联的画面。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小题1】陆游曾说《雁门太守行》一诗“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试着找出诗中表现色彩的词语?
【小题2】品读这首诗,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呈现的画面。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小题1】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B.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C.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D.最后两句引用典故,表明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小题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作点赏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小题1】李贺作诗,工于设色。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两句诗所呈现的画面。
【小题2】结合全诗说说作者捕捉“半卷红旗”这个景象入诗是为了表现什么?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