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运动和力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电功和电功率
- 简单机械
- 功和能
- 机械能
- 内能
- 核能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能量,包括分子的动能(即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分子的势能(即分子间相互作用能)、分子内的能量、原子内的能量、原子核内的能量等。在热学中,由于在热运动中上述后三项能量不发生变化,所以内能一般指前两项。由于分子的动能跟温度有关,分子的势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跟温度、体积都有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慢慢压缩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部分发生变化?答:________。
(2)加热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部分发生变化?答:________。
(3)金属块在受热膨胀时,金属块内能中哪些部分发生变化?答:________。
(1)慢慢压缩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部分发生变化?答:________。
(2)加热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部分发生变化?答:________。
(3)金属块在受热膨胀时,金属块内能中哪些部分发生变化?答:________。
如图所示,用固定在墙上的三角支架ABC放置空调室外机.如果A处螺钉松脱,则支架会绕 ________点倾翻.已知AB长40cm,AC长30cm.室外机的重力为300N,正好处在AB中点处,则A处螺钉的水平拉力为________N(支架重力不计).为了安全,室外机的位置应尽量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墙壁.

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

(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________ (A/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________ .
(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________,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________.
(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答出一个即可)

(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________ (A/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________ .
(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________,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________.
(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答出一个即可)
如图是某品牌家用贮水式电热水器,装满水,其主要参数如表所示.某次加热,水吸收的热量为8.4×106J.已知ρ水=1.0×103Kg/m3 , c水=4.2×103J/(Kg•℃).
贮水式电热水器

(1)水升高的温度;_______________
(2)正常工作时,如果电热水器的热效率为80%,完成上述加热,需通电多长时间._______________
贮水式电热水器

型号 | FCD﹣JTHQB50﹣Ⅲ | 额定电压 | 220V |
容积 | 50L | 额定频率 | 50Hz |
温度设定范围 | 35℃~75℃ | 额定功率 | 1500W |
(1)水升高的温度;_______________
(2)正常工作时,如果电热水器的热效率为80%,完成上述加热,需通电多长时间.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家的电子式电能表上个月月初、月末的表盘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能表的指示灯每闪烁1600次,表示该同学家消耗了1kW•h的电能 |
B.该同学家的用电器同时工作时最大总电流不能超过20A |
C.该同学家上月共消耗电能105kW•h |
D.该电能表可以用来测量“2.5V 0.3A”小灯泡的电功率 |
在学习势能的知识时,小明同学猜想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
A物体的高度;B物体的质量。
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他把橡皮泥平铺在水平面上,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记录结果如下表。
(1)由记录结果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2)若想对另一个因素进行验证,你认为小明应该怎么做? ________
A物体的高度;B物体的质量。
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他把橡皮泥平铺在水平面上,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记录结果如下表。
实验次数 | 球离橡皮泥的高度/m | 球在橡皮泥中的凹陷程度 |
1 | 1.0 | 较浅 |
2 | 2.0 | 较深 |
3 | 3.0 | 很深 |
(1)由记录结果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2)若想对另一个因素进行验证,你认为小明应该怎么做? ________
为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科学小组利用斜面、钢球、木块等器材开展了如图所示的活动.

(1)实验中通过比较木块________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2)在图甲和图丙中,用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从斜面上相同高度自由滚下,目的是使钢球撞击木块时的________相同;比较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
(3)由实验中钢球撞击木块做功,同学们联想到汽车撞击行人出现交通事故的情景,并猜想到交通事故的危害程度与“超载”、“超速”有关.进一步探究,获得了表格内的数据:
分析表格内的数据可知,利用甲、丙两次实验可验证危害程度与________有关(选填“超载”或“超速”);在质量和速度两个因素中,对动能影响较大的因素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1)实验中通过比较木块________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2)在图甲和图丙中,用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从斜面上相同高度自由滚下,目的是使钢球撞击木块时的________相同;比较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
(3)由实验中钢球撞击木块做功,同学们联想到汽车撞击行人出现交通事故的情景,并猜想到交通事故的危害程度与“超载”、“超速”有关.进一步探究,获得了表格内的数据:
实验序号 | 小球的质量m/g | 小球自由滚下的高度h/cm | 木块被撞后运动的距离s/m |
甲 | 20 | 20 | 16 |
乙 | 20 | 10 | 4 |
丙 | 40 | 20 | 32 |
分析表格内的数据可知,利用甲、丙两次实验可验证危害程度与________有关(选填“超载”或“超速”);在质量和速度两个因素中,对动能影响较大的因素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