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运动和力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电功和电功率
- 简单机械
- 功和能
- 机械能
- 内能
- 核能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某同学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时,为了方便对力臂的测量,该同学先调节平衡蠓母,使杠杆在_______位置平衡:通过多次实验,该同学得到了杠杆的平衡条件。
(2)实验中,在杠杆上的A点挂四个重均为0.5N的钩码,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上的B点,使杠杆水平平衡,如图所示,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N;如果将测力计沿图中虚线方向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实验时,为了方便对力臂的测量,该同学先调节平衡蠓母,使杠杆在_______位置平衡:通过多次实验,该同学得到了杠杆的平衡条件。
(2)实验中,在杠杆上的A点挂四个重均为0.5N的钩码,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上的B点,使杠杆水平平衡,如图所示,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N;如果将测力计沿图中虚线方向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为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科学小组利用斜面、钢球、木块等器材开展了如图所示的活动.

(1)实验中通过比较木块___________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2)在图甲和图丙中,用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从斜面上相同高度自由滚下,目的是使钢球撞击木块时的
_________相同;比较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实验中钢球撞击木块做功,同学们联想到汽车撞击行人出现交通事故的情景,并猜想到交通事故的危害程度与“超载”、“超速”有关.进一步探究,获得了表格内的数据:
分析表格内的数据可知,利用甲、丙两次实验可验证危害程度与________有关(选填“超载”或“超速”);在质量和速度两个因素中,对动能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哪个?请判断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实验中通过比较木块___________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2)在图甲和图丙中,用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从斜面上相同高度自由滚下,目的是使钢球撞击木块时的
_________相同;比较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实验中钢球撞击木块做功,同学们联想到汽车撞击行人出现交通事故的情景,并猜想到交通事故的危害程度与“超载”、“超速”有关.进一步探究,获得了表格内的数据:
实验序号 | 小球的质量m/g | 小球自由滚下的高度h/cm | 木块被撞后运到的距离s/m |
甲 | 20 | 20 | 16 |
乙 | 20 | 10 | 4 |
丙 | 40 | 20 | 32 |
分析表格内的数据可知,利用甲、丙两次实验可验证危害程度与________有关(选填“超载”或“超速”);在质量和速度两个因素中,对动能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哪个?请判断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200N的重物,现用如图所示装置将物体匀速拉动,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是48N,不考虑滑轮重力和滑轮与绳间摩擦,水平拉力F为______N 。

如图杆秤是民间的一种测量工具。使用时将待测物体挂在秤钩A上,用手拎住秤纽B或C(相当于支点),秤砣D在秤杆E上移动,当秤杆水平平衡时就可以在秤杆上读出读数。

(1)在测量中,当被测物重量增加,要是杆秤平衡,秤砣D应该向________移动。若秤砣的质量为150g,秤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秤杆水平静止时,AC=5cm,CD=25cm,则被测物的质量为______kg。
(2)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分析,使用杆秤时,当从秤纽C换到秤纽B时,最大测量值将变______。

(1)在测量中,当被测物重量增加,要是杆秤平衡,秤砣D应该向________移动。若秤砣的质量为150g,秤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秤杆水平静止时,AC=5cm,CD=25cm,则被测物的质量为______kg。
(2)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分析,使用杆秤时,当从秤纽C换到秤纽B时,最大测量值将变______。
小科在“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所用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A为小球,B为木块),三次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三次实验分别测出木块移动的距离是为了比较小球的_____大小。
(2)本实验要让每次小球下落的高度相同,是为了控制小球到达斜面底端的_____相同。
(3)该实验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__。
(4)如果第1次实验中,木块运动到了长木板的末端之外,为了保证三次实验木块运动到长木板的末端之内,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

次数 | 小球的质量m | 小球下落的高度h | 木块移动的距离s/cm |
1 | 大 | h | 60.8 |
2 | 中 | h | 48.2 |
3 | 小 | h | 24.5 |
(1)三次实验分别测出木块移动的距离是为了比较小球的_____大小。
(2)本实验要让每次小球下落的高度相同,是为了控制小球到达斜面底端的_____相同。
(3)该实验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__。
(4)如果第1次实验中,木块运动到了长木板的末端之外,为了保证三次实验木块运动到长木板的末端之内,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
小明同学用100N的力踢一个重6N的足球,球离开脚以后在水平地面上向前滚动了20米。在球滚动的过程中,小明同学对球做的功是()
A.2000J | B.600J | C.120J | D.0 |
如图是甲、乙两个同学进行搬物爬楼比赛,已知他们每次搬的重物都一样。从图中信息可知,甲同学做的功________(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同学做的功,甲同学的功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乙同学的功率。

如图1所示是小型建筑工地上使用的“罐笼式”提升机,用它能将放在罐笼A中的建筑材料提升到高处。已知被提升的建筑材料重为2800N,拉力F将它以0.5m/s的速度匀速提升到10m的高度。拉力做的功W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2所示。不计动滑轮及钢丝绳的重、摩擦。求:

(1)有用功是多少?
(2)提升机在提升建筑材料时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罐笼A的重力是多少?

(1)有用功是多少?
(2)提升机在提升建筑材料时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罐笼A的重力是多少?
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为M和2M的两个小球从同一光滑斜面顶端滚到斜面底部时速度不同 |
B.小孩从公园的滑梯上滑下,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不变 |
C.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帆板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 |
D.“神州十号”飞船在加速升空过程中,它的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