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焦距为10厘米的照相机拍摄人像时人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该()
A.超过20厘米B.在10厘米到20厘米之间
C.正好20厘米D.正好10厘米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凸透镜竖直放置,凸透镜焦距为f,现有一点光源S在凸透镜左侧以凸透镜两倍焦距处为圆心,在经过主光轴的竖直平面内做顺时针圆周运动,半径为r,且r<f,则在下列关于点光源所成的像的运动轨迹的各图中,正确的是( )
A.B.C.D.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
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C.能在墙上看到正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D.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太阳光线会聚后在距离透镜10cm处发现一亮点,若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燕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成像出现了如图1所示的问题.你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问题解决后,在光屏上可看到________的像(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小燕根据实验记录,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2),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_。
A. 60 cm B. 40 cm     C. 20 cm    D. 10 cm
(3)淘气的小燕把大拇指放在凸透镜上,则(______)
A.在光屏上不能成像
B.在光屏上能成像,像比原来小一些
C.在光屏上仍能成像,但比原来暗一些
D.需适当移动光屏才能成清晰的像。
(4)使用此凸透镜,物体离透镜的距离由实际情况而定,若为放大镜,则(______),若为照相机,则(_____)
A. u>2f B. u=2f C. f<u<2f D. u<f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甲、乙两只机械手表,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竖线代表机械手表),如图,手表的表面正对透镜,跟主光轴垂直,从透镜的另一侧适当位置观察手表,则下列关于手表秒针旋转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表秒针逆时针旋转,但表面上下左右都颠倒过来了
B.乙表秒针顺时针旋转,但表面上下左右都颠倒过来了
C.乙表秒针逆时针旋转,但表面上下左右都颠倒过来了
D.甲表秒针顺时针旋转,但表面上下左右都颠倒过来了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是“模拟眼球成像的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模拟实验中,左边的白纸板相当于眼球的________,中间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_______,它的曲度调节靠_______的收缩和舒张实现。
(2)在实验中,如果换用曲度较大的透镜,蜡烛应向________(填写“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下同)的方向移动,才能使纸板上的图像清晰。保持蜡烛透镜位置不变,纸板向_________移动像也会变清晰。
(3)该实验说明:正常人的眼球是通过调节____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 如果你患如图所示的屈光不正疾病,你已经成为________(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应戴__________透镜来矫正。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如图所示,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都能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图________,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是图_______,成虚像的是图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小明拍完毕业照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照,摄影师应采取的方法是()
A.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
B.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向前伸,离胶片远一些
C.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
D.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走着走着,居然还看到猪八戒扛着钉耙跟游人拍照留念。小扬急忙跑过去看个究竟。她想拍照的原理刚学过。想起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她将光屏移到离凸透镜16厘米处,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这块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厘米B.8厘米C.12厘米D.16厘米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