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一小球沿桌面向平面镜滚去(如图所示),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
A.竖直向上运动;
B.竖直向下运动;
C.沿桌面向左运动;
D.沿桌面向右运动。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将一块厚度为0.5厘米的玻璃板(PQ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进行实验。

(1)在实验中,小柯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2个清晰的像,分别位于处,如图所示。其中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________(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
(2)小柯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组数据:
物距u(厘米)
5.0
6.0
7.0
8.0
像距v厘米)
4.5
5.5
6.5
7.5
 
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方法错误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c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平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B.实验时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C.把蜡烛移近平面镜时,它的像会远离平面镜
D.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最好在比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平面镜M1和M2的夹角为45°,物点S经这两块平面镜所成的清晰像共有()

A.4个B.5个C.6个D.7个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C.人能通过平静的湖面看到自己的脸是光的折射现象
D.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呈现电线杆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MN上有一光源S。在光源右侧放置一个正方体。地面上方有一与地面平行的平面镜PQ,试标出正方体右侧地面被光源S照亮的范围O1O2,并在甲图画出光路图;当点光源沿水平向右移动的一定距离时,正方体右侧被光照亮部分将消失,在乙图画出此时光路图以确定光源S的位置。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知识后,讨论归纳时有许多说法,我们从中选出四种说法: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③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不成立;④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虚像。对这些说法正误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C.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D.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1)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丙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的实验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丁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也拿了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但移动到处时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最好的明亮的环境中进行
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
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呈现在光屏上
D.玻璃板就较厚且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