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是传播速度大于340m/s的声波
B.“闻其声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C.深夜,优美的歌声不是噪声
D.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2-28 11:37: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_______传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
(3)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 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____(选填“能”或“不能”)被反射。
同类题2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B.耳朵能听到声音,是由于声波激起人体的神经振动
C.声音在水中传播得最快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可以大于或小于340米/秒
同类题3
北京天坛公园内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历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在发声过程中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A.声音的反射
B.声音在墙壁内传播
C.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D.选项A和C
同类题4
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涉及到声与光的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黄鹂的叫声是器官振动产生
B.鸟声通过空气传到人耳
C.柳叶反射了绿光而呈绿色
D.视觉在眼球的视网膜上形成
同类题5
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 )
A.甲、丙
B.乙
C.甲、乙、丙、丁
D.乙、丁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波
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