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运动和力
- 电和磁
- + 波
- 声音
- 光和颜色
- 光的反射和折射
- 透镜和视觉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阳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请你一起完成有关问题:
(1)实验室提供有两个不同透镜,一个是凸透镜,另一个是凹透镜,请用一种方法加以区分,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前,应先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______。
(3)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4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
(4)接着李明将烛焰向左移动2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__移到某一位置(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清晰的实像.
(5)当蜡烛因燃烧而逐渐变短时,光屏上的像的位置将______(填“向上移”、“不变”或“向下移”).
(6)在实验已得到清晰的实像,当用纸片遮住透镜上半部,则像将___________。
(1)实验室提供有两个不同透镜,一个是凸透镜,另一个是凹透镜,请用一种方法加以区分,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前,应先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______。
(3)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4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
(4)接着李明将烛焰向左移动2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__移到某一位置(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清晰的实像.
(5)当蜡烛因燃烧而逐渐变短时,光屏上的像的位置将______(填“向上移”、“不变”或“向下移”).
(6)在实验已得到清晰的实像,当用纸片遮住透镜上半部,则像将___________。
A.毫无影响 | B.像变为一半 | C.像变暗 | D.像不见了 |
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 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____传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如图甲所示位置)后,恰好听不见表声。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 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___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____(填“能”或“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3)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____(填“强”或“弱”)于玻璃板。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 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____传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如图甲所示位置)后,恰好听不见表声。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 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___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____(填“能”或“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3)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____(填“强”或“弱”)于玻璃板。
用一组相同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对瓶口吹气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______;
(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水快倒满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较______(填高或低)。

(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______;
(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水快倒满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较______(填高或低)。
下表是声音在不同介质,不同温度下的传播速度。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比较________(填“序号”),可得:在相同温度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2)通过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和小刚利用一根足够长的充满水的自来水管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小明将一只耳朵紧贴在水管一端,小刚在另一端敲一下,则小明会听到______声敲打声。
序号 | 介质 | 温度(℃) | 速度(m/s) |
A | 空气 | 0 | 331 |
B | 空气 | 15 | 340 |
C | 空气 | 20 | 344 |
D | 水 | 0 | 1450 |
E | 铁 | 0 | 4900 |
(1)通过比较________(填“序号”),可得:在相同温度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2)通过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和小刚利用一根足够长的充满水的自来水管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小明将一只耳朵紧贴在水管一端,小刚在另一端敲一下,则小明会听到______声敲打声。
如图,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
为物体
的像,则
在( )





A.图中I区域,箭头水平向左 |
B.图中II区域,箭头水平向左 |
C.图中I区域,箭头方向向左斜下方 |
D.图中I区域,箭头方向向左斜上方 |
将
根相同的弦一端固定,在另一端系着不同质量的小物体,让其自然下垂,使弦绷紧,做成如图
所示的装置。用工具拨动弦
的中点,使其振动,进行实验,研究其振动频率
与小物体质量
及弦
的长度
的关系,具体做法是:只让
或只让
变化,测定振动频率
,得到图
所示的两个图像。根据上面的实验及两个图像,你认为表示频率
的式子应如何写?请从下面四个选项中(
为常量)选出最可能的是( )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 B.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
C.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 D.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