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运动和力
- 机械运动
- 固体压强
- 液体压强
- + 浮力
- 浮力产生的原因
- 阿基米德原理
- 浮力大小的计算
-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 浮力的变化
- 大气压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所示,A、B是分别盛有适量的煤油和水的相同容器,底面积均为100cm2,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一实心小球分别放入A、B两容器中,小球静止后排开煤油和水的体积分别为20cm3和18cm3。则小球在水中处于_______状态,小球的密度为_______ kg/m3。(小球放入容器中时均无液体溢出)(ρ水=1.0×103千克/米3,ρ煤油=0.8×103千克/米3)

2017年,我国多处地区发生强降雨,直接给沿江、沿海城市造成了大规模的洪涝,水位高于地面100---500mm,局部山区,水深达到1~2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图为受灾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某城市,几名武警战士用冲锋舟护送受灾群众撤离。假设冲锋舟的质量为140千克,最大排水体积为0.74米3。试计算:(河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
(1)空冲锋舟漂浮在水上时受到的浮力多大?
(2)假设正常成年人的体重为500N,则正常使用该冲锋舟最多能托起多少个成年人?(假设人不浸入水中)
(1)空冲锋舟漂浮在水上时受到的浮力多大?
(2)假设正常成年人的体重为500N,则正常使用该冲锋舟最多能托起多少个成年人?(假设人不浸入水中)

在如图所示的盛水容器中,甲、乙为体积相同的两实心物体.甲物体重力为
,当甲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乙物体悬浮在水中,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甲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 |
B.乙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 |
C.乙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
D.甲物体的密度等于乙物体的密度 |
有一个足够大的水池,在其水平池底竖直放置一段圆木。圆木可近似看作一个圆柱体,体积为2米3,高5米,密度0.9×103千克/米3。(g取10牛/千克)

(1)未向池内注水时,圆木对池底的压力为多大?___
(2)未向池内注水时,圆木对池底的压强为多大?___
(3)向水池内注水,在水位到达2米时圆木受到水的浮力和圆木对池底的压力分别为多大?___

(1)未向池内注水时,圆木对池底的压力为多大?___
(2)未向池内注水时,圆木对池底的压强为多大?___
(3)向水池内注水,在水位到达2米时圆木受到水的浮力和圆木对池底的压力分别为多大?___
三个实心球甲、乙、丙体积相等,在液体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乙球的密度小于丙球的密度 |
B.甲、乙两球的重力相等 |
C.三个球所受浮力一样大 |
D.甲球的质量大于丙球的质量 |
如图是探究浮力大小影响因素的实验。

(1)换用饱和食盐水或酒精重复上述实验,可以探究浮力大小跟__________的关系。
(2)要探究浮力大小和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还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

(1)换用饱和食盐水或酒精重复上述实验,可以探究浮力大小跟__________的关系。
(2)要探究浮力大小和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还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
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装满了水,把体积相等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分别放入三个杯子里,则实心铜块、铁块、铝块所受浮力最大的是(ρ铜=8.9×103kg/m3,ρ铁=7.9×103kg/m3,ρ铝=2.7×103kg/m3)
A.铜块 | B.铁块 | C.铝块 | D.一样大 |
在研究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底面所处深度是否有关的探究活动中,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先做了图1—图4的研究,将同一物体置于水中不同深度,测量出浮力。

(1)小明认为:同一物体的底面在水中的深度越深所受浮力越大。其他同学纠正他,这个结论不严密,图1—图3没有控制单一变量,除了物体地面所处深度________。
(2)其他同学认为可以比较________两幅图中的情况可知:同一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底面所处深度无关。小明提出质疑,浮力与物体底面所处深度无关的前提是物体浸没以后,如果如图1—图3物体浸没前,物体所受浮大小与物体底面所处深度还是有关的,物体底面的深度越深所受浮力越大。
(3)针对小明的质疑大家做了如图5—图6的实验,将同一物体分别平放入水中和竖放入水中,控制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一样,图6物体底面深度增加,发现所受浮力与图5时是(选填“相同”或“不同”)________的。

(4)为了使结论更有说服力,他们又设计并实验了图7—图8的实验,控制物体底面没入水中的深度相同,但所排开水的体积不一样,结果所受浮力不同。小组共同得出了结论________,从而很好的回答了小明同学的质疑。

(1)小明认为:同一物体的底面在水中的深度越深所受浮力越大。其他同学纠正他,这个结论不严密,图1—图3没有控制单一变量,除了物体地面所处深度________。
(2)其他同学认为可以比较________两幅图中的情况可知:同一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底面所处深度无关。小明提出质疑,浮力与物体底面所处深度无关的前提是物体浸没以后,如果如图1—图3物体浸没前,物体所受浮大小与物体底面所处深度还是有关的,物体底面的深度越深所受浮力越大。
(3)针对小明的质疑大家做了如图5—图6的实验,将同一物体分别平放入水中和竖放入水中,控制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一样,图6物体底面深度增加,发现所受浮力与图5时是(选填“相同”或“不同”)________的。

(4)为了使结论更有说服力,他们又设计并实验了图7—图8的实验,控制物体底面没入水中的深度相同,但所排开水的体积不一样,结果所受浮力不同。小组共同得出了结论________,从而很好的回答了小明同学的质疑。
李华利用鸡蛋研究物体的“沉与浮”。他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如图1所示,鸡蛋沉入水底,然后逐渐向水中加入食盐并使其溶解,结果发现鸡蛋慢慢也浮了起来。如果鸡蛋的重力为G,请在图2中画出鸡蛋从起始状态渐渐浮起到静止的过程中,鸡蛋所受的浮力F浮随加入食盐的质量m变化的图像,并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