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探究“浸在液体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否与物体形状有关”实验中,进行了两次探究实验:第一次探究分4步进行:先将橡皮泥做成实心圆柱形放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橡皮泥下沉。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溢出的水的重力为3N。第二步、第三步分别将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正方体重复上面步骤,橡皮泥都下沉且溢出的水的重力均为3N。第四步将橡皮泥做成碗形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橡皮泥漂浮,测出溢出水的重力为4N。并将实验数据收集下表:

第二次探究过程如图。
请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形状______。
(2)根据A与B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B图中物体所受的浮力为______N。
(3)根据图______可知,物体在液体中受的浮力与液体密度有关。
(4)小明对ABCD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浮力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液体种类
实验序号
物体重力(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物体受到浮力(N)
排开液体体积

1
2
1.5
 
50
2
1.0
1.0
100
3
0.5
1.5
150
酒精
4
2
1.6
0.4
50
5
1.2
0.8
100
6
0.8
1.2
150
 
(1)图中空缺处填写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4)本实验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了一个重1.5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5N,他就在0.5N刻度线处标上;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________N处对应标上字样,聪明的他就将图甲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度秤。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明在岸上最多只能搬得起质量30kg的鹅卵石,如果鹅卵石的密度为,则该同学在水中最多能搬得起质量是_________kg的鹅卵石(石头不露出水面)。这时石头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N。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甲所示,在一只薄塑料袋中装水过半(未满),用细线扎紧袋口,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其所受重力为10N;再将这个装水的塑料袋浸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乙所示,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时,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比(不计塑料袋和细线的重)(   )
A.比烧杯中的水面高B.比烧杯中的水面低
C.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D.高低无法判断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甲所示,物体A的体积为V,放入水中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现将一体积为的物体B放在物体A上,物体A刚好全部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则物体B的密度为
A.B.
C.D.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浮力”这一节,老师要求同学们完成下面5个内容。
(1)在水桶中装半桶水。用手把空的饮料罐按入水中越深,观察发现水面升得越高,说明饮料罐排开水的重力越大;同时感受到手对罐向下的压力也越大,这说明罐受到向上的浮力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于是同学们猜想:浮力大小可能跟排开水的重力有关。
(2)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石块,测得石块重力为G,把石块浸入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为F,分析石块在水中静止时受力,则石块所受浮力的表达式: =______。
(3)在“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重力大小的关系”时,老师提供足够的器材,同学们设计并完成实验,下表是某组同学记录的数据,请在空格处填上适当数据。
物体重力G/N
物体部分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N
浮力/N
物体排开水的重力/N
8
6
_______
2
 
(4)分析上表数据得出结论:__________。
(5)小明测出将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为4N,则该物体的密度为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在盛有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内放一木块A,在A的下方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体积相同的金属块B,金属块B浸没在液体中,木块A漂浮在液面上。当细线断开,液面稳定后,液面下降了h1;然后取出金属块B,液面又下降了h2;最后取出木块A,液面又下降了h3,由此可判断A与B的密度之比为
A.h3∶(h1+h2)B.h1∶(h2+h3)
C.(h2-h1)∶h3D.(h2-h3)∶h1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西游记》中对孙悟空到龙宫借宝一段有这样的描述:“悟空撩衣上前,摸了一把,乃是一根铁柱子,两头是两个金箍,紧挨金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约丈二长短,碗口粗细”。以国际单位制,金箍棒质量为6750kg,体积约0.2m3,问:

(1)在海底将上述棒抽出后,棒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多大?____(g取10N/kg,=1.0×103kg/m3)
(2)在海水中将上述棒竖直上提,孙悟空至少要用多大的力?____(不计水的阻力)
(3)为了方便使用,孙悟空将棒变得细短了许多(质量不变)。而思思同学认为孙悟空可以更省力就能让棒上升到海面。请你说说思思同学认为孙悟空要怎么做?并说明原理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把体积为2×103m3、重为12N的物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g取10N/kg)(  )
A.漂浮,F=20NB.沉底,F=20N
C.漂浮,F=12ND.沉底,F=12N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一只新鲜鸡蛋,沉没在盛有水的烧杯里,要使鸡蛋离开杯底,可采用的方法有
A.加热B.加盐C.加酒精D.加水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