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 运动和力
- 运动和力
- 机械运动
- 固体压强
- 液体压强
- 浮力
- 大气压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着两个底面积不同(S甲<S乙)、高度相同、质量可忽略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分别盛满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现将密度为ρ的物体A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待静止后,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水和p酒精,则p水______ p酒精;甲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F甲_______ F乙。(选填“>”、“=”或“<”),(已知ρ酒精<ρ<ρ水)

如图所示“悬空的磁环”活动中,假设甲、乙、丙三个磁环相同,中间塑料管是光滑的.当磁环都处于静止状态时,甲对乙的作用力F1和丙对乙的作用力F2的大小关系是()


A.F1等于F2 | B.F1大于F2 | C.F1小于F2 | D.无法比较 |
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成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已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如图所示是在城市街道旁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车时需要使用手机扫取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这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
B.共享单车的车座做的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强 |
C.此时静止的共享单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与共享单车的重力是﹣对平衡力 |
D.蹬车车前进,停止瞪车车将慢慢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如图1所示,用一只矿泉水瓶和一块海绵等器材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1)在图A、B操作中,观察_____可知:压力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下列实例没有应用该结论的是_____;
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 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C.汽车限重 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
(2)比较图B、C可得结论:_____。
(3)小明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侧壁不同高度钻出A、B两个小孔,发现瓶盖拧紧的甲图(图2)水并不流出,这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打开瓶盖后如图2乙,水从两孔中流出的远近并不相同,B孔中的水喷的更急,这表明_____。
(4)小明想继续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用到如图3(a)所示的压强计,当其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而小明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边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大气压(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_____。(选填下面的字母)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②小明在图3(b)所示的检查时,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
③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形管左右两液面的高度差可以判断金属盒处水的压强大小。下列试验中用到了相同的方法的是_____。
A.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B.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C.用光线表示光的路径
D.平面镜成像实验
④将装置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3(c)和(d)所示,发现图3(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3(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的。简要说明理由:_____。

(1)在图A、B操作中,观察_____可知:压力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下列实例没有应用该结论的是_____;
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 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C.汽车限重 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
(2)比较图B、C可得结论:_____。
(3)小明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侧壁不同高度钻出A、B两个小孔,发现瓶盖拧紧的甲图(图2)水并不流出,这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打开瓶盖后如图2乙,水从两孔中流出的远近并不相同,B孔中的水喷的更急,这表明_____。
(4)小明想继续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用到如图3(a)所示的压强计,当其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而小明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边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大气压(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_____。(选填下面的字母)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②小明在图3(b)所示的检查时,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
③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形管左右两液面的高度差可以判断金属盒处水的压强大小。下列试验中用到了相同的方法的是_____。
A.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B.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C.用光线表示光的路径
D.平面镜成像实验
④将装置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3(c)和(d)所示,发现图3(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3(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的。简要说明理由:_____。
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按顺序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二次实验,小车滑出了棉布的外面,学生将小车从斜面低一点的高度滑下重新实验 |
B.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近 |
D.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
如图所示,质量为500g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底面积为80cm2,内装1.5L的水,已知g=10N/kg,ρ水=1.0×103kg/m3,求:

(1)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__________;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________.

(1)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__________;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________.
如图所示,如果锤头的手柄松了,用手柄的下端撞击石头或树墩,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这样锤头就被套紧了,用尺子快速击打下面的棋子,下面的棋子飞出,上面的棋子却没有飞出,而是落下来了。对这两个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锤头有惯性,锤柄没有惯性 |
B.用力越大,锤头向下运动越快,锤头受到的惯性力越大 |
C.上面的棋子没有飞出,是因为没有惯性,上面的棋子落了下来,是因为惯性 |
D.下面的棋子离开尺子继续飞行时利用了惯性 |
利用如图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在实验中换用棉布和毛巾是通过改变_____来改变阻力大小的。
(2)探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_____。
(3)实验现象是: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滑行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_____。
(4)根据实验现象推理可得出:水平面上运动的小车不受阻力,小车将做_____。
(5)伽利略通过下图所示的实验和推理也得出类似结论,请写出图中各实验和推理的合理顺序:_____。(用字母表示)

(1)在实验中换用棉布和毛巾是通过改变_____来改变阻力大小的。
(2)探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_____。
(3)实验现象是: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滑行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_____。
(4)根据实验现象推理可得出:水平面上运动的小车不受阻力,小车将做_____。
(5)伽利略通过下图所示的实验和推理也得出类似结论,请写出图中各实验和推理的合理顺序:_____。(用字母表示)

每天都会有许多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每天都会准时同太阳一起升起,25000次零失误。这是护卫国旗的战士们,一天一个两万步,两年一个新长征的训练缔造的奇迹。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总重为175N,升旗时(如图),国旗上升高度为30m,所用时间为2分07秒。求解下列问题:

(1)国旗上升的平均速度是多少________ ?(保留一位小数)
(2)若某持枪战士总重约为700N,估算该战士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___________________。

(1)国旗上升的平均速度是多少________ ?(保留一位小数)
(2)若某持枪战士总重约为700N,估算该战士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一起交通事故,两辆小轿车发生“追尾”。汽车 B 刹车后由于惯性仍撞到了汽车 A;观察汽车 B 的头部也小幅度下瘪,这现象说明了_____;此时对汽车 B 中的司机起保护作用的是____(选填“安全气囊”或“汽车头枕”),保护原理是能减小司机受到的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