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有一个盛水玻璃容器,水中浮着一个倒立的玻璃杯,杯中封有部分空气,处于图示的静止状态,当小管中水位发生变化时,关于玻璃杯状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往小管中加水,玻璃杯将向上运动
B.往小管中加水,玻璃杯仍然保持静止状态
C.打开阀门,小管中水位下降,玻璃杯将向上运动
D.不管小管中水位升还是降,玻璃杯永远保持静止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图甲是修建码头时用钢缆绳拉着实心长方体 A 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时的情景。图乙是 A
下降到水底之前钢缆绳对A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取水的密度为ρ=1.0×103kg/m3
g 取 10N/kg)。求:

(1)长方体 A 的质量是多少千克?_____
(2)长方体 A 浸没在水中后受到的浮力?____
(3)长方体 A 的密度?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对“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了探究。
(1)乙同学的探究方案
实验器材:装有水的大烧杯、蜡块、铁钉(见图)。
探究问题:蜡块的下沉条件。 
实验过程:把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发现蜡块要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为了使浸没在水中的蜡块会下沉,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将一根铁钉全部插入蜡块中,然后将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发现蜡块沉入水底。
方案二:用同样的铁钉,但只将其部分插入蜡块中,将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发现蜡块也沉入水底。
①从物体受力的角度看,在蜡块中插入铁钉是为了改变________的大小。
②能够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③虽然两种方案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但老师认为方案一更科学。你认为老师这样评价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张同学做了一个实验,来验证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如图所示。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有关;在A处用不同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力大一点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_有关。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某同学学了《科学》后,养成了善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他发现很多药瓶瓶盖的侧面都有密集的竖条纹,如图所示,其作用是为了()
A.坚固耐用
B.增大摩擦
C.便于运输
D.节约材料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铜、铁、铝三个实心球(ρ>ρ>ρ),用细线拴住,全部浸没在水中时,三根细线上的拉力相等,则关于这三个金属球的体积、质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V>V>V,m>m>m
B.V>V>V,m<m<m
C.V<V<V,m>m>m
D.V<V<V,m<m<m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敏假期要外出一段时间,她担心家里盆景中的水会因蒸发而干掉,于是用了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如图所示,这样就能使盆景中的水位保持一定的高度。其原理:当把装满水的瓶放入盆景的水中时,由于________作用在盆景中的水面上,所以水不会从瓶中流出来,此时,瓶内水上方的气压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当盆景中的水由于蒸发和盆景的吸收,水面下降瓶口露出水面时,瓶中的水就要向外流,瓶内的水产生的压强会不断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一旦瓶口再次被水淹没,瓶中的水又停止外流,这样盆景中的水就可以保持一定高度,瓶口处的压强总是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不考虑温度的影响,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上后(  )
A.h增大,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B.h减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C.h增大,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D.h减小,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大型载重货车有很多车轮B.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
C.取出一些书的书包背起来更舒服D.剪刀的刀刃做得很薄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包含着物理原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说明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石头受到的力
B.球拍击打羽毛球,改变羽毛球的运动方向,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踢出的足球继续向前滚动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