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性质
- 水
- 空气
- 金属
- + 常见的化合物
- 物质的酸碱性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松花蛋,又称皮蛋。其中一种加工工艺的主要原料配方为:鸭蛋10Kg,水10Kg,生石灰1.2Kg,纯碱0.53Kg,食盐0.35Kg。加工时,将纯碱.食盐加入容器中,加沸水溶解,再慢慢加入生石灰充分反应,冷却后得到料液,再加入鸭蛋浸渍。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静置后,取少量的上层料液,稀释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则无色酚酞试液变为___________色。
(2)同学们对上层料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一起参加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料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NaCl和___________,
②可能还含有其它溶质:甲同学推断只有Ca(OH)2;乙同学推断只有Na2CO3;丙同学推断有Ca(OH)2也有Na2CO3;通过进一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丙同学的推断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探究结论)___________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
(知识应用)皮蛋食用时加入一些食醋,可以去除氨味和涩感,原因是___________。
(1)静置后,取少量的上层料液,稀释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则无色酚酞试液变为___________色。
(2)同学们对上层料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一起参加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料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NaCl和___________,
②可能还含有其它溶质:甲同学推断只有Ca(OH)2;乙同学推断只有Na2CO3;丙同学推断有Ca(OH)2也有Na2CO3;通过进一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丙同学的推断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取少量上层料液,滴加稀盐酸 | 无明显现象 |
另取少量上层料液,滴加碳酸钠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探究结论)___________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
(知识应用)皮蛋食用时加入一些食醋,可以去除氨味和涩感,原因是___________。
A、B、C、D、E、F、G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有如甲图所示的反应关系(部分反应物及产物已略去。图中“→”表示两者之间能转化),已知D是人体所需营养素之一,C和G之间也能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G物质的俗称为_________。C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有_________(举一例)
(2)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D→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从上述物质中选出合适的物质,利用乙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分液漏斗内的液体放入小烧杯中,观察到饱和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符合要求的所有组合(有几组写几组)。

(1)G物质的俗称为_________。C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有_________(举一例)
(2)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D→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从上述物质中选出合适的物质,利用乙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分液漏斗内的液体放入小烧杯中,观察到饱和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符合要求的所有组合(有几组写几组)。
![]() | ① | ② | ③ | ④ |
液体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 | |
固体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
测定人体体液的pH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身体状况,如图是小茗同学体检报告单截图,看图后回答问题:
(1)小茗同学的指标中有一项出现异常,医生除了给他开了药物之外,还提醒他注意饮食,下列食物(近似PH如下)中适合该同学得有_______。
A.番茄(4.0-44) B.苹果(2.9-3.3) C.牛奶(6.3-6.6) D.豆浆(7.4-7.9)
(2)小茗同学想到在实验室中可用pH试纸测量溶液酸碱度,于是他从家里找来苹果,并用湿润pH试纸进行了测量,那么测得的pH比实际结果_______。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项目 | 检测值 | 正常pH范围 |
血浆 | 7.4 | 7.35-7.45 |
胃液 | 0.8 | 0.9-1.5 |
胆汁 | 7.21 | 7.1-7.3 |
胰液 | 7.8 | 7.5-8.0 |
(1)小茗同学的指标中有一项出现异常,医生除了给他开了药物之外,还提醒他注意饮食,下列食物(近似PH如下)中适合该同学得有_______。
A.番茄(4.0-44) B.苹果(2.9-3.3) C.牛奶(6.3-6.6) D.豆浆(7.4-7.9)
(2)小茗同学想到在实验室中可用pH试纸测量溶液酸碱度,于是他从家里找来苹果,并用湿润pH试纸进行了测量,那么测得的pH比实际结果_______。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为测定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固体混合物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甲同学的方案是:将mg样品溶解,加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烘干,称得固体为ng。①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用m、n表示)。
②钙离子和钡离子都可以使碳酸根离子沉淀完全,但用氯化钡溶液比氯化钙溶液会使实验结果更精确,原因是_____。
(2)乙同学的方案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①盛有浓硫酸的装置的作用是_____。
②请你指出乙同学方案的装置中存在会使测出的碳酸钠质量分数偏小的缺陷是_____。
(1)甲同学的方案是:将mg样品溶解,加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烘干,称得固体为ng。①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用m、n表示)。
②钙离子和钡离子都可以使碳酸根离子沉淀完全,但用氯化钡溶液比氯化钙溶液会使实验结果更精确,原因是_____。
(2)乙同学的方案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①盛有浓硫酸的装置的作用是_____。
②请你指出乙同学方案的装置中存在会使测出的碳酸钠质量分数偏小的缺陷是_____。

科学实验课上,同学们对中和反应做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1)若甲实验滴加少量稀盐酸后溶液为红色,则该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除酚酞外)。
(2)取乙反应后的溶液60.0g,滴加质量分数26.5%的Na2CO3溶液,如图丙,溶液pH的变化如图丁所示,请写出ab段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图中bc段为什么溶液的pH不变?_____
(3)在图戊中画出沉淀质量与所加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图(写出计算过程)_____。


(1)若甲实验滴加少量稀盐酸后溶液为红色,则该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除酚酞外)。
(2)取乙反应后的溶液60.0g,滴加质量分数26.5%的Na2CO3溶液,如图丙,溶液pH的变化如图丁所示,请写出ab段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图中bc段为什么溶液的pH不变?_____
(3)在图戊中画出沉淀质量与所加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图(写出计算过程)_____。
某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水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几种离子:
、
、
、
、
、
,现取两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
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的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一定存在![]() | B.一定存在![]() ![]() |
C.一定存在![]() | D.一定存在![]() ![]() |
某固体由
、
、
、
、
、
中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
溶液,过滤,得到白色沉淀。②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③在滤液中滴加足量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由上述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通过步骤①可以确定原固体中一定不含的离子只有![]() |
B.无法确定该固体中是否含有![]() ![]() |
C.该固体由![]() ![]() ![]() ![]() |
D.将步骤①改为滴加![]() ![]() |
下列除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
A | KOH | K2CO3 | Ca(OH)2溶液,过滤 |
B | 硝酸钠溶液 | 碳酸钠 | 适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 |
C | CuO | CaO | 水,过滤、洗涤、干燥 |
D | 盐酸 | 硫酸 | 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
A.A | B.B | C.C | D.D |
化学实验室中有失去标签的4瓶无色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试液,现将它们任意编号为A、B、C、D,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中部分现象如表。请回答:
(1)酚酞溶液是_____(填字母)。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所属的类型是_____。
实验 | A十B | A+C | B+C | B+D |
现象 | 溶液变红 | 溶液变红 | 产生沉淀 | 产生气体 |
(1)酚酞溶液是_____(填字母)。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所属的类型是_____。
科学兴趣小组在调查一化工厂时,发现有个车间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呈蓝色。为测定该废水的成分,他们进行如下实验(假设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①取一定量废水,加入
溶液,无现象。
②另取一定量废水,加入
溶液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
③向滤液中加入
溶液,得到蓝色絮状沉淀。
由此可知:所得的蓝色絮状沉淀为__________,废水中肯定含有的盐是______________。
①取一定量废水,加入

②另取一定量废水,加入

③向滤液中加入

由此可知:所得的蓝色絮状沉淀为__________,废水中肯定含有的盐是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