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性质
- 水
- 空气
- 金属
- + 常见的化合物
- 物质的酸碱性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江在学习复分解反应时,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产生了兴趣,于是她和小组内的同学仅用以下药品展开了探究活动。
药品: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硝酸钡溶液、氯化钠溶液、酚酞溶液
(查阅资料)硝酸钡溶液显中性,且Ba2+有毒.
(实验探究)小江做了下列几组实验.
实验结束后,他们将所有废液收集在废液缸中静置,观察到白色沉淀和无色的上层清液.为了确定清液的成分,继续展开探究.
①取少量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硝酸钡溶液,无明显现象.
②另取少量清液于另一只试管中,滴加几滴____,有白色沉淀产生.
(解释与结论)探究活动结束后,小组内成员通过讨论分析,一致认为清液中含有的离子除Na+、Cl﹣外,还有____(指示剂除外).
(处理废液)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小江向废液缸中加入适量的____,对废液进行处理后,将固体回收进一步处理,溶液排放.
药品: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硝酸钡溶液、氯化钠溶液、酚酞溶液
(查阅资料)硝酸钡溶液显中性,且Ba2+有毒.
(实验探究)小江做了下列几组实验.
组合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组合物质 | H2SO4 NaOH | H2SO4 NaCl | H2SO4 Na2CO3 | H2SO4 Ba(NO3)2 | NaOH Ba(NO3)2 | Na2CO3 Ba(NO3)2 |
实验结束后,他们将所有废液收集在废液缸中静置,观察到白色沉淀和无色的上层清液.为了确定清液的成分,继续展开探究.
①取少量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硝酸钡溶液,无明显现象.
②另取少量清液于另一只试管中,滴加几滴____,有白色沉淀产生.
(解释与结论)探究活动结束后,小组内成员通过讨论分析,一致认为清液中含有的离子除Na+、Cl﹣外,还有____(指示剂除外).
(处理废液)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小江向废液缸中加入适量的____,对废液进行处理后,将固体回收进一步处理,溶液排放.
某同学用硝酸铵固体、氢氧化钠固体、浓碱酸、蔗糖和氯化钠固体探究物质溶解时水的温度变化。实验完后,该同学将所有废液倒入同一个废液缸内,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闻到刺激性气味体现了分子的什么性质________?
(2)通过学习该同学知道硝酸铵属于化肥,请你说出在使用该化肥时应注意什么问题________?
(1)闻到刺激性气味体现了分子的什么性质________?
(2)通过学习该同学知道硝酸铵属于化肥,请你说出在使用该化肥时应注意什么问题________?
请对以下方案及现象作出合理补充或解释:
(1)将NaOH溶液滴在________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便可粗略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度。
(2)用一种试剂分别与食盐水、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作用,就能把它们直接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____。
(1)将NaOH溶液滴在________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便可粗略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度。
(2)用一种试剂分别与食盐水、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作用,就能把它们直接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____。
如图所示的密封装置,先调节天平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出现的情况是( )


A.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变质 |
B.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 |
C.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H |
D.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吸水分 |
某校实验室将药品分类后放在不同的药品柜里,已存放的部分药品如下:
该实验室新购部分生石灰,应将它放在( )
药品柜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 |
药品 |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 盐酸 硫酸 | 氧化锰 氧化铜 | 氯化钠 硫酸钠 | …… |
该实验室新购部分生石灰,应将它放在(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溶液pH时,将待测溶液倾倒在pH试纸上,将pH试纸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 |
B.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
C.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固体氢氧化钠,其成分不会发生变化 |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
某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水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几种离子:Na+、Cl-、Ca2+、Ba2+、SO42-、CO32-,现取两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一定存在C1﹣ | B.一定存在CO32﹣,可能存在Ba2+ |
C.一定存在Na+ | D.一定存在SO42﹣,可能存在Ca2+ |
如图所示,已知甲是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初中化学常见盐的黄色溶液,乙为NaNO3溶液.为探究甲的组成,同学们按如图所示进行了探究(每步加的试剂都是过量的).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
B.甲中溶质不一定是FeCl3和Na2SO4 |
C.C可能是碳酸钡 |
D.E一定是氯化银 |
在元旦晚会上,小李表演了一个魔术,大家观察到小李将甲、乙两烧杯中的溶液各自分成了两等份,并按下图的流程表演了两次,但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现象。(友情提示①表演中产生的气体无色无刺激性气味;②可溶性钡对个体有毒,要避免误食。)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出现现象一,写出那杯白色浑浊的“牛奶”中所有成分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反应②中所得的沉淀也要避免误食,原因是__________。
(3)请你用实验室中的酸碱指示剂和常见的酸碱也设计一个小魔术,名叫“会变色的花”并填写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出现现象一,写出那杯白色浑浊的“牛奶”中所有成分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反应②中所得的沉淀也要避免误食,原因是__________。
(3)请你用实验室中的酸碱指示剂和常见的酸碱也设计一个小魔术,名叫“会变色的花”并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步骤 | 预期的实验现象 | 解释其中的化学原理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如图是稀硫酸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的溶质有三种 |
B.该反应是稀硫酸滴入NaOH溶液中 |
C.向C点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
D.可以用氯化钡溶液检验二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