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性质
- 水
- 空气
- 金属
- + 常见的化合物
- 物质的酸碱性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明为了探究盐酸的性质做了如图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中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反应(填反应基本类型)
(2)试管B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
(3)试管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1)试管A中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反应(填反应基本类型)
(2)试管B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
(3)试管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某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硫酸钠、硝酸钡、碳酸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以下实验:
①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
②取少量溶液加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得到白色沉淀。
③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
由以上实验可知,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可能含有_____。
①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
②取少量溶液加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得到白色沉淀。
③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
由以上实验可知,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可能含有_____。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
A.氯化铁、硝酸钾、氯化钠 | B.硫酸钾、氯化钡、浓盐酸 |
C.硫酸铜、浓盐酸、氯化钾 | D.碳酸钾、氯化钾、硫酸钠 |
小烧杯中盛有含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是
A.紫色——红色——蓝色 |
B.蓝色——紫色——红色 |
C.蓝色——红色——紫色 |
D.紫色——蓝色——红色 |
固体氢氧化钠要___保存。这是因为氢氧化钠容易吸收空气中的__而变质,其方程式为___。同时,还因为氢氧化钠容易吸收空气中的__而潮解。
碱面(Na2CO3)中常含一定量的杂质,某厂生产的碱面包装袋上标有“Na2CO3含量≥96%”字样。为了判断该碱面中Na2CO3含量是否达到要求,小明称取5.5克该碱面样品,投入盛有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测得反应时间(t)和产生气体的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

(1)该碱面样品被完全反应时,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克;被反应掉一半时,所需的时间大约是___秒钟;
(2)假定杂质都是NaCl,通过计算回答“Na2CO3含量≥96%”是否真实可信。____

(1)该碱面样品被完全反应时,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克;被反应掉一半时,所需的时间大约是___秒钟;
(2)假定杂质都是NaCl,通过计算回答“Na2CO3含量≥96%”是否真实可信。____
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生为了确定其组成,做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断,把相应的物质的化学式填在表中的空格内。
实验内容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粉末,注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 | 溶液无色透明,没有沉淀物 | 原粉末中肯定不含的物质是碳酸钙、硫酸铜。 |
(2)取少量上述溶液滴入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肯定有的物质是___。 |
(3)另取(1)中少量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并滴加稀硝酸 | 有白色沉淀产生,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 原粉末中肯定还有的物质是___。可能有的物质是硝酸钠。 |
问题: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但是根据盐酸的电离方程式HCl=H++Cl-,我们知道稀盐酸中有H2O分子、H+、Cl-三种粒子。到底是哪一种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呢?请填写完下表:
实验:探究需要的仪器和药品是:试管、滴管、HCl、NaCl、H2O等。
结论:____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实验:探究需要的仪器和药品是:试管、滴管、HCl、NaCl、H2O等。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取2 mL水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2~3滴 | 不变色 | ____ |
取2 mLNaCl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2~3滴 | 不变色 | ____ |
结论:____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