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 材料制造与环境保护
- 新型材料
- 材料与人类社会发展
- 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
- 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 金属资源的保护
- 铁锈的主要成分
-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 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
-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 + 金属的化学性质
- 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分
-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 金属的冶炼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钢的质地坚硬,机械性能好,有弹性和延展性,是最常见、应用较广的一种材料。但由于易锈蚀,每年损失的钢铁约占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下列属于钢的化学性质的是
A.有弹性 | B.质地坚硬 |
C.易锈蚀 | D.有延展性 |
同学们,你玩过“化学扑克”牌吗?
“化学扑克”牌的玩法是:上家出牌,如果下家牌中的物质能与上家的牌中的物质发生反应,即可出牌;若多个玩家牌中的物质都能与上家牌中的物质发生反应,则按反应现象明显优先的原则进行.按此规则,出完牌的为赢家.
接下来就让它带领我们一起走进化学知识的海洋:
溶液图表示的是某局牌的最后一轮.图甲是已出的一张牌,ABCD是四位玩家手中剩余的一张牌.

(1)甲图牌中的物质属于_____ (选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接下来出牌的玩家是_____ (填字母),该玩家与甲图牌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3)本局二、三位玩家的出牌顺序是_____ (填字母,下同)、_____ .
(4)已知金属活泼性强的金属可以将活泼性弱的金属置换出,金属活泼性:铁大于铜(生成物中铁为+2价),反应通式:AB+C—CB+A,根据信息写出最后两位玩家手中牌的物质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化学扑克”牌的玩法是:上家出牌,如果下家牌中的物质能与上家的牌中的物质发生反应,即可出牌;若多个玩家牌中的物质都能与上家牌中的物质发生反应,则按反应现象明显优先的原则进行.按此规则,出完牌的为赢家.
接下来就让它带领我们一起走进化学知识的海洋:
溶液图表示的是某局牌的最后一轮.图甲是已出的一张牌,ABCD是四位玩家手中剩余的一张牌.

(1)甲图牌中的物质属于
(2)接下来出牌的玩家是
(3)本局二、三位玩家的出牌顺序是
(4)已知金属活泼性强的金属可以将活泼性弱的金属置换出,金属活泼性:铁大于铜(生成物中铁为+2价),反应通式:AB+C—CB+A,根据信息写出最后两位玩家手中牌的物质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分析铁碳混合物中铁的含量,进行了实验研究,即取60g经粉碎后的生铁,把800稀硫酸分4次加入到该样品中,测得数据记录如下表:
(1)第2次测得剩余固体中铁和碳的质量分别是 、 .
(2)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3)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并画出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图.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加入稀硫酸质量(g) | 200 | 200 | 200 | 200 |
剩余固体质量(g) | 37.6 | 15.2 | 4 | 4 |
(1)第2次测得剩余固体中铁和碳的质量分别是 、 .
(2)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3)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并画出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图.

将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首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可看到铁钉表面______________,其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A~I均为初中科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组成A、C两种气体的元素相同,且C是常见的温室气体,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D是单质,F是盐酸盐。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为某学习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所做的四个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描述B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为证明Cu、Fe、Ag的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哪些实验?_________(填序号)

(1)请你描述B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为证明Cu、Fe、Ag的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哪些实验?_________(填序号)
某学生设计的下列四个实验方案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
A.Cu![]() ![]() |
B.H2O![]() ![]() |
C.CaCO3![]() ![]() ![]() |
D.MgCl2![]() ![]() |
“一般不用K、Ca、Na等活泼金属来置换盐溶液中的其他金属元素”,这是教科书上的一句话。小科对此进行了思考,并查阅资料,对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钠常温下就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提出猜想) 猜想一: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会有铜生成。
猜想二: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只有氢氧化铜。
(实验及现象) 切取不同大小的钠块分别投入到两种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有关产生沉淀的现象如表所示。
小科咨询老师后得知蓝绿色沉淀为碱式铜盐。
(实验结论) (1)上述实验中均未观察到红色固体生成,由此判断猜想一错误。
(2)实验①中观察到的沉淀是蓝绿色的,由此判断猜想二也错误。
(实验反思) (1)实验中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上述实验可知,导致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产物不同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用钠置换硫酸铜中的铜元素,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把钠块和无水硫酸铜直接混合,在干燥的空气中加热。
方案二:把钠块和无水硫酸铜直接混合,隔绝空气加热。
请从两个方案中选出合理的方案,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钠常温下就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提出猜想) 猜想一: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会有铜生成。
猜想二: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只有氢氧化铜。
(实验及现象) 切取不同大小的钠块分别投入到两种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有关产生沉淀的现象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 | 钠块大小 | 硫酸铜溶液 | 实验中产生沉淀的现象 |
① | 绿豆大小 | 稀溶液10 mL | 产生蓝绿色沉淀 |
② | 绿豆大小 | 浓溶液10 mL |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
③ | 豌豆大小 | 稀溶液10 mL |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
④ | 豌豆大小 | 浓溶液10 mL |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并出现黑色固体小科咨询老师后得知蓝绿色沉淀为碱式铜盐。 |
小科咨询老师后得知蓝绿色沉淀为碱式铜盐。
(实验结论) (1)上述实验中均未观察到红色固体生成,由此判断猜想一错误。
(2)实验①中观察到的沉淀是蓝绿色的,由此判断猜想二也错误。
(实验反思) (1)实验中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上述实验可知,导致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产物不同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用钠置换硫酸铜中的铜元素,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把钠块和无水硫酸铜直接混合,在干燥的空气中加热。
方案二:把钠块和无水硫酸铜直接混合,隔绝空气加热。
请从两个方案中选出合理的方案,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