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所涉及的常见物质,除D外,均含同种金属元素,且该元素的化合价在A中最低,C中最高。它们存在如上右图的转化关系,“→”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弧线表示两种物质间可以发生反应,且均有A生成。C是常见红色颜料,D是常见气体单质,(反应条件与其他物质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  
(2)C的化学式为  
(3)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当前题号:1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1)铝、铁、铜是我们生产生活中使用比较广泛的金属。如图所示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字母)。
(2)铜易生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3)铝制品表面的污渍不宜用钢丝球擦洗,以免破坏表面的___________。
(4)金属的回收和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某废液中含有ZnCl2、FeCl2和CuCl2,要从中全部回收金属铜.我们可先加入稍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再往滤渣中加入稍过量的_____________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即可。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A.足量的铁片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B.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向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D.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物质制备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方案是( )
A.
B.
C.
D.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6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经查阅资料得知:尽管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能使铝与其周围的介质(空气、水)隔绝,但“奇怪”的是铝制容器仍不能用来盛放和腌制咸菜。为此该小组对铝的氧化膜进行了探究实验,其过程如下,请完成填空:
实验1:用坩埚钳夹住一块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铝片表面接触火焰的部分变暗片刻后变软;轻轻摇动,会左右摇晃,却不像蜡烛那样滴落。在空气中灼烧铝片会生成     (填化学式);
实验2:取2条未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A片浸入CuCl2稀溶液中,其表面很快析出较多红色粉末状固体;而另B片浸入CuSO4稀溶液中无明显反应现象。
进行猜测与猜测: 离子可能会对铝表面的氧化膜产生破坏作用。
实验3:另取用砂纸打磨的一片铝片使其表面较粗糙,将其放入另一CuSO4稀溶液中,直到2-3分钟后,铝片表面才有少量红色固体附着。
该反应属于 基本反应类型。
实验4:向实验2的CuSO4稀溶液中滴入3-5滴NaCl稀溶液,铝片表面逐渐有红色固体析出。称量实验反应前后的B片铝片(取出并擦干净),金属片的质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Al-27 Cu-64)
实验5:向实验2的CuSO4稀溶液中滴3-5滴Na2SO4稀溶液,铝片表面现象一直不明显。
根据实验2、3、4、5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某科学兴趣小组对金属的性质做了如下探究,请你填写空格:
(1)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每支试管中均放有完全相同的洁净铁片):

甲同学认为,试管A发生的现象就能够说明铁的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乙同学不同意他的观点,认为只有通过观察试管 (选填试管编号)发生的现象,并经过科学严谨的推理,才能得出上述结论。
(2)A、B试管中用煮沸过并迅速冷却的水,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D和E实验的目的是进一步探究铁在_______存在的环境中是否更容易锈蚀。
(4)根据该探究活动,你认为防止铁制品锈蚀可采用的方法:_______(写一种即可)
(5)某同学向分别盛有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粒的试管中,倒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有的同学认为这种方案不够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右图是盐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

(1)图中M应为_____________类物质。
(2)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种不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将某金属投入稀盐酸中,可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以下为该金属的部分性质,根据性质推断该金属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颜色、状态
硬度
密度
熔点
导电性
导热性
延展性
银白色固体
较软
2.70g/cm3
660.4℃
良好
良好
良好
 
(5)请写出利用硝酸银检验盐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实验室用含有杂质的锌粒(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实验结束后,容器内已无气泡产生,但还有少量固体物质剩余。
(1)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 ;(用化学式)
(2)用下述方法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有硫酸,其中错误的是: (填序号)。
①往容器内再加锌粒,如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一定有硫酸
②往容器内加氯化钡溶液,如有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有硫酸
③往容器内再加稀盐酸,如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没有硫酸
④将剩余固体加人到硫酸铜溶液中,如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溶液中没有硫酸
当前题号:8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湿法炼铜的国家,早在西汉时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就发明了这一技术。其原理可表示为:Fe+CuSO4==Cu+FeSO4 ,该反应属于()
A.置换反应B.分解反应C.化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说法符合图中漫画情景的是(  )
A.此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B.金属1可能是锌,金属2可能是银
C.此反应可能是Cu+2AgCl=2Ag+CuCl2
D.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可以用硫酸镁溶液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