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6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经查阅资料得知:尽管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能使铝与其周围的介质(空气、水)隔绝,但“奇怪”的是铝制容器仍不能用来盛放和腌制咸菜。为此该小组对铝的氧化膜进行了探究实验,其过程如下,请完成填空:
实验1:用坩埚钳夹住一块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铝片表面接触火焰的部分变暗片刻后变软;轻轻摇动,会左右摇晃,却不像蜡烛那样滴落。在空气中灼烧铝片会生成
(填化学式);
实验2:取2条未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A片浸入CuCl
2
稀溶液中,其表面很快析出较多红色粉末状固体;而另B片浸入CuSO
4
稀溶液中无明显反应现象。
进行猜测与猜测:
离子可能会对铝表面的氧化膜产生破坏作用。
实验3:另取用砂纸打磨的一片铝片使其表面较粗糙,将其放入另一CuSO
4
稀溶液中,直到2-3分钟后,铝片表面才有少量红色固体附着。
该反应属于
基本反应类型。
实验4:向实验2的CuSO
4
稀溶液中滴入3-5滴NaCl稀溶液,铝片表面逐渐有红色固体析出。称量实验反应前后的B片铝片(取出并擦干净),金属片的质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Al-27 Cu-64)
实验5:向实验2的CuSO
4
稀溶液中滴3-5滴Na
2
SO
4
稀溶液,铝片表面现象一直不明显。
根据实验2、3、4、5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5-12-18 05:32: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将一个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入盛有盐酸和烧杯中,小球悬浮于液面,位置如图。
(1)将从废电池外壳收集来的锌片放入烧杯中,该学生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杯中的盐酸完全反应后,此时小球所处位置与原来相比________(填“不变”、“上浮”或“下沉”)。
同类题2
在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少量金属是( )
A.铁和铜
B.银
C.铜和银
D.铜
同类题3
少量X、Y、Z三种金属,分别加入到CuSO
4
溶液中,发现X、Z表面出现红色物质而Y却没有;再取大小形状相同的X、Z各3粒,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H
2
SO
4
中,发现X表面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Z快。由此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 )
A.X>Y>Z
B.Y>Z>X
C.X>Z>Y
D.Z>X>Y
同类题4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在于变化过程中有无新的物质生成。下列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比较金属活动性
B.水的电解
C.过滤泥浆水
D.食物霉变
同类题5
常见金属R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3AgNO
3
═3Ag+R(NO
3
)
3
,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质量一定增加
B.该金属可能是铁
C.R的活泼性比Ag弱
D.R表面有固体析出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金属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