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是初中所学的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A、B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红色固体,E为黑色金属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反应;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
当前题号:1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洗洁精含有乳化剂,可以除去油污
B.尿素[CO(NH2)2].HNO3.NH4HCO3中都含氮元素,可用作氮肥
C.煤.石油.天然气都有可燃性,可大量用作燃料
D.生铁坚硬,可以作医疗手术器械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物质能与盐酸反应,且有气体产生的是
A.AgB.ZnC.Fe2O3D.NaOH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已知铝在空气中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Al2O3),该氧化膜可与稀盐酸发生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实验小组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结果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0~50s,发生稀盐酸与Al2O3的反应
C.50s时,溶液中溶质为AlCl3
D.100s~140s,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现有铜与金属镁、铁、锌中的一种组成的混合物,现欲测定其组成。
(查阅资料)镁、铁、锌皆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且生成+2价的可溶性金属化合物和氢气。
(实验步骤及数据)取该混合物粉末8.0g放入烧杯中,将14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0%的稀硫酸平均分四次加入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数据记录如图。

(1)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是_______g。
(2)该合金是铜与哪种金属组成的? 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把甲和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甲溶解并产生氢气,乙不反应;如果把乙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乙的表面有银析出,而丙没有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则甲、乙、丙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甲>乙>丙B.乙>甲>丙C.乙>丙>甲D.丙>乙>甲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常见金属R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质量一定增加B.该金属可能是铁
C.R的活泼性比Ag弱D.R表面有固体析出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从古代到现代,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用途也越来越广泛。请回答:
(1)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有湿法炼铜的记载,将铁置于硫酸铜溶液中得到铜单质,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玻璃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材料,是生产玻璃的原料之一。属于________(选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3)未来,人类在生产材料时会更注重环境保护,将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应用于“绿色”化学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人类每年因能源消费而向大气排放的200亿吨的,若这些按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理论上可以转化为________亿吨甲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当前题号:8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金属铁、铝、铜进行系列研究。
(1)合金的应用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象征。有下列三种合金:
①铁合金;②铝合金;③铜合金,
这三种合金被广泛应用的先后顺序按年代由远及近排列应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该小组的同学还利用单质铜制取,其设计方案如图1:取一定量的放入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入溶液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当滴入10%的溶液120g时(即B点),试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沉淀的质量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当前题号:9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近日,有报道称,市场上不少不锈钢电水壶系“高锰钢”材料制成,加热过程中会使“锰”析出,长期使用会对身体近成伤害。“高锰钢”是指含锰量在105%以上的合金钢。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不属于金属材料B.合金一般比纯金属具有更好的性能
C.合金一定是金属和金属熔合而成D.合金中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