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经常用喷撤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敏的解释是:(1)干冰吸热升华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 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 D. 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二氧化碳在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制汽水B.制干冰
C.被石灰水吸收D.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为测定气球内的气体成分,学生用超薄材料制成的气球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开始时气球沉于烧杯底部,打开开关后,过一会儿气球从烧杯底部慢慢浮起,最后悬于烧杯口。气球内可能的气体是()
A.甲烷B.氧气C.氯气D.氢气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使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开始前气球沉在烧杯底部,过一会儿气球悬浮在烧杯内(气球本身质量忽略).下列对气球内充的气体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气B.氮气C.空气D.氧气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可说明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
②既说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说明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
④既可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能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为防止污染空气,下列气体中,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氧气和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D.氧气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环境监测中心在公布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时包括该气体
B.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
C.在蔬菜大棚中,适量补充其含量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D.二氧化碳主要是溶解在血浆中运输的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用一个空可乐瓶、一只口服液玻璃瓶和水制作一只“浮沉子”如图所示。用力捏可乐瓶的两侧,您看到什么现象?松手后,您又看到什么现象?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下图分别是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收集、性质的化学实验,其中错误的是( )
A.B.C.D.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我国北方农村常将马铃薯贮藏在地窖中,进入地窖之前,农民往往把一盏油灯用绳子吊入窖内,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测量地窖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B.测量地窖内氧气的含量
C.主要是为了照明
D.给地窖升温,防止进入时冻伤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