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氧气的物理性质
-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 氧气的收集方法
- 氧气的制取装置
-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 氧气的工业制法
-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 氧气的用途
- 氧气的化学性质
- +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海、小林、小明三同学一起测定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2H2O2
2H2O+ O2↑;常温下氧气密度为1.42g/L。
设计原理:将一定质量的双氧水样品与二氧化锰混合,测定反应产生的氧气的质量,计算出H2O2的质量,继而得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过程方法:(1)小海首先设计(如左图):向装有样品溶液(20 g)的锥形瓶(75 g)中投入0.5g二氧化锰,待双氧水反应完毕后测得锥形瓶和反应后混合物的总质量为95.1 g,则产生氧气的质量是 g,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小林对小海的设计提出质疑后,设计如中图的方案(只在上述方案中的锥形瓶上加一干燥管),请你说明小林质疑的理由是 。
(3)小明通过思考后,觉得他们的方案误差都较大,于是小明设计如右图的方案(试剂用量不变)。请你说明小明认为他们误差较大的原因: 。如果要满足小明的要求,该实验需选用 (选填100、200或500)mL的量筒。
查阅资料:2H2O2

设计原理:将一定质量的双氧水样品与二氧化锰混合,测定反应产生的氧气的质量,计算出H2O2的质量,继而得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过程方法:(1)小海首先设计(如左图):向装有样品溶液(20 g)的锥形瓶(75 g)中投入0.5g二氧化锰,待双氧水反应完毕后测得锥形瓶和反应后混合物的总质量为95.1 g,则产生氧气的质量是 g,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小林对小海的设计提出质疑后,设计如中图的方案(只在上述方案中的锥形瓶上加一干燥管),请你说明小林质疑的理由是 。
(3)小明通过思考后,觉得他们的方案误差都较大,于是小明设计如右图的方案(试剂用量不变)。请你说明小明认为他们误差较大的原因: 。如果要满足小明的要求,该实验需选用 (选填100、200或500)mL的量筒。
如图为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在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气泡在导气管口连续、均匀地冒出时,才开始收集气体,其目的是()


A.为了检验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
B.为了提高收集到的氧气的纯度 |
C.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使试管破裂 |
D.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 |
实验室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O2 ,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将KMnO4用纸槽装入试管中 |
B.连接好装置,然后加热,出现气泡时立即收集O2 |
C.待集气瓶充满O2,盖好玻璃片后,再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 |
D.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后熄灭酒精灯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宇宙飞船中可用超氧化钾(KO2)作为氧气再生剂。超氧化钾是一种固体,它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4KO2+2CO2=2K2CO3+3O2 为了验证这个反应能够产生氧气,该小组同学以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CO2来与KO2反应制取O2,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A B C D E F G
(1)C处应从A、B两种装置中选择 作CO2发生装置,在加药品前要
先 。
(2)D装置的作用是 。
(3)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能生成氧气可能与CO2中混有的水蒸气有关。若要检验干燥的CO2能否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氧气,你对上述实验装置的改进方法是 。

A B C D E F G
(1)C处应从A、B两种装置中选择 作CO2发生装置,在加药品前要
先 。
(2)D装置的作用是 。
(3)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能生成氧气可能与CO2中混有的水蒸气有关。若要检验干燥的CO2能否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氧气,你对上述实验装置的改进方法是 。
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装置编号)。在加入药品前,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_______(填字母),这种收集方法怎样判断氧气收集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装置编号)。在加入药品前,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_______(填字母),这种收集方法怎样判断氧气收集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目的:(1)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2)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1)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认识:写出仪器①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2),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
a → (____________________)→d
问题分析:实验过程中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试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②_______________

(1)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认识:写出仪器①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2),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
a → (____________________)→d
问题分析:实验过程中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试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②_______________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高锰酸钾制O2时,反应试管的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
B.做铁在O2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应先放少量水或细沙 |
C.配制稀硫酸时,可在盛浓硫酸的烧杯中慢慢倒人蒸馏水 |
D.用金属和酸制H2时,可采用与制CO2相同的发生装置 |
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时开始集气。停止加热时,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熄灭酒精灯”“导管移出水面”)
现有人设计用下图的装置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和收集氧气。

(1)图中有多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两处。
①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实验包括以下操作:①点燃酒精灯;②收集气体;③检查气密性;④装入高锰酸钾;⑤将导管从水中移出;⑥熄灭酒精灯;⑦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1)图中有多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两处。
①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实验包括以下操作:①点燃酒精灯;②收集气体;③检查气密性;④装入高锰酸钾;⑤将导管从水中移出;⑥熄灭酒精灯;⑦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下列操作有错误的是()
A.当加热反应物刚有气泡产生立即收集 |
B.加热试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
C.盛放药品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D.实验结束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