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 空气组成的测定
- 空气的利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每次都有约1/5的空气不知去向。当时化学家把这1/5的空气称为“有用空气”这种“有用空气”是指( )
A.氮气 | B.二氧化碳 | C.氧气 | D.稀有气体 |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11)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见图12)(选用容积为45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如图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12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2)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___ mL刻度处才停止。
(3)对照右图实验,你认为左图实验有何不足之处?(回答一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如图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12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2)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3)对照右图实验,你认为左图实验有何不足之处?(回答一点即可)
如图所示分别是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体积分数)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02的体积分数相同 |
B.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都含有N2 |
C.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C02的体积分数相同 |
D.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完全相同 |
科学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历史上有很多重大的科学历史事件。如: (填人名)用实验证明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而且很大。
西藏地区独特的高原风景早就吸引了我,很想在国庆期间前往观光。但爸爸说初到西藏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这是由于()
A.高原地区的氧气与平原地区的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
B.高原地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过高,让人有压抑感 |
C.高原地区氧气体积分数等于21%,但空气稀薄 |
D.高原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让人感到窒息 |
某班同学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的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的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 | B.只有②④ | C.只有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有关稀有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氡六种气体 |
B.稀有气体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
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各种有色光 |
D.通常情况下,稀有气体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
据探测卫星发回的数据分析,火星大气中95%是二氧化碳,其余为少量的氮气、氢气,还找到了有液态水存在的证据。根据以上信息,某同学作出如下推断:
①火星大气是混合物
②火星大气与地球大气成分相似
③火星上钢铁不容易生锈
④火星环境适宜人类生存
⑤火星上温室效应显著。
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火星大气是混合物
②火星大气与地球大气成分相似
③火星上钢铁不容易生锈
④火星环境适宜人类生存
⑤火星上温室效应显著。
你认为正确的是( )
A.①③⑤ | B.②③⑤ | C.②③④ | D.①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