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用两支规格相同的注射器与一支具支试管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注射器Ⅰ连接试管右侧导管,注射器Ⅱ插入试管橡皮塞中。使注射器Ⅰ中不留空气,注射器Ⅱ中留有一定体积空气,检查装置气密性。步骤二:在具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试剂 X,塞上橡胶塞,记录注射器Ⅱ中气体体积(记为 V1
步骤三:用酒精灯加热,使试剂 X 与氧气反应充分。步骤四: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将注射器Ⅰ中的气体全部挤入具支试管,待注射器Ⅱ的活塞稳定后,读取并记录气体体积(记为 V2)步骤五:实验结束后,清洗仪器,将具支试管装满水并塞上塞子,使注射器Ⅰ和Ⅱ中均无气体或液体残留,将试管中的水倒入量筒,测定体积(记为 V3
(1)步骤一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 。
(2)步骤二中加入的试剂 X 可能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①铁粉 ②硫粉 ③碳粉
(3)步骤三中,为使试剂 X 与氧气反应充分,可以采取的操作是__。
(4)根据测得数据可以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 (用 V1、V2、V3表示)。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约是(    )
A.21%B.31%C.50%D.78%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由注射器和硬质玻璃管组成的密闭系统,其中注射器中存有15mL空气,玻璃管的容积为40mL。(加热时铜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

(1)连接好装置,需要_____,再加入铜粉。为了保证氧气全部反应,加入的铜粉应该_____
(2)保证氧气跟铜粉充分反应的操作是_____
(3)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挤出气球内的气体,发现注射器中的气体体积约为4mL,通过计算,你认为该同学测定得到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小乐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燃烧匙内的白磷用电加热装置点燃,瓶内气压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其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t1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显著增加,其原因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从瓶内气压达到最高点直至t2时刻,瓶内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C.通过t2时刻瓶内的气压值,可以计算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
D.t3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又显著增加,其原因打开止水夹,水进入瓶内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实验室里可用如图装置粗略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玻璃管内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玻璃管内壁光滑),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右端跟外界空气相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厘米处。实验时,用酒精灯给玻璃管内足量的白磷微热,反应开始就撤离酒精灯,待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整个实验过程观察到活塞移动的情况是(   )
A.向左移功4厘米刻度附近停止
B.向右移动到6厘米刻度附近停止
C.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到5厘米刻度附近停止
D.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到4厘米刻度附近停止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学好化学能更好地服务于生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绿色化学的快速发展减少了环境污染
B.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
C.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
D.用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甲为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对比图。CO2含量变化真有这么大?

(1)利用图乙所示 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标上A;取一个同样装有空气的集气瓶,标上B。将两根同样的小木条点燃后同时伸入A瓶和B瓶,A瓶中的木条先熄灭。这个实验现象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更多。
(2)用大针筒将100mL人体呼出气体压入20mL澄清石灰水中(如图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同样的方法将100mL空气压入另一瓶20mL澄清石灰水中,请说出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并解释原因: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请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物质: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_;
(3)参加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________;
(4)蒸馏水不能用来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没有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得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巨化合成氨厂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1)合成氨需要的氮气来自空气,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
(2)制取氢气的反应过程为:C+H2OCO+H2,CO+H2OCO2+H2。上述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表现氧化性的物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3)原料中N2、H2中常含有CO2和水蒸气,反应前要净化。净化的过程是先把原料气通过_____溶液,再通过_____________.
(4)写出N2、H2反应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如,控制温度在-183℃时,可将空气中N2与O2分离。根据下表中物质的沸点判断,要将产物NH3与N2、H2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某学习小组将“从空气中制取氮气”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们的实验方案:

(1)图1中装置B的作用是     
(2)若将空气通过图1中A、B装置后,收集于图2的广口瓶中,用图2装置代替装置C进行实验。图2装置的实验中用红磷而不用木炭的原因是
(3)该方案得到的氮气不纯,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当前题号:10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