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由甲、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甲同学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
(查阅资料)CaCl2、NaCl的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________(填“酸”或“碱”)性.
(实验探究一)确定甲、乙同学上述实验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   
(2)取甲所得溶液少许,加入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甲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写化学式).   
(3)取乙所得溶液少许,加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乙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写化学式).
(实验探究二)   
(4)甲、乙同学把上述实验所得溶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产生少量气泡,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是________ (写化学式).
(讨论交流)丙同学提出:若将上述废缸中物质取出,过滤,所得滤液中含有哪些物质呢?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一定含有NaCl,可能含有CaCl2、盐酸和Na2CO3中的部分物质.
(实验探究三)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可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
(归纳总结)该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和________ (写化学式).   
(5)(探索与拓展)有一份由Na2SO4、NaCl两种物质组成的固体样品.为确定其组成,上述小组同学将样品全部溶于蒸馏水中制成119.3g溶液,再往其中加入104gBaCl2溶液,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23.3g白色沉淀和一定质量的滤液.经测定,该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9%.试计算:(均需计算过程)所用BaCl2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所用样品的质量.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石灰石是浙江省的主要矿产品之一,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量当地矿石山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克,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加入样品的质量(克)
5
10
15
20
生成CO2质量(克)
1.76
3.52
4.4
m
 
问:
(1)第____次反应中矿石有剩余; 
(2)上表中m的数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计算这种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在止水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时,将针筒A中溶液挤入试管B,A滴有酚酞的中,接着打开止水夹K1,发现D氧化钠溶液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留下的溶液也显红色
②打开止水夹K2,风哨振动鸣叫。C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B和D中,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
回答

(1)步骤①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里的CO2最终转化为________(填化学式)和水   
(2)解释步骤②中“风哨振动鸣叫”的原因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C、D中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________b%(选填“>” “=” “<”)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在锥形瓶中加入80g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塞好橡胶塞。将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后在天平上称得质量为56g,再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和铁钉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得质量m1。将上述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待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改变时,将盛有硫酸铜溶液和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为m2
(1)m1_____m2(填“>”或“=”或“<”)。
(2)锥形瓶的质量为_____(用含m1或m2的代数式表示)。
(3)若硫酸铜反应完全,求此时所得溶液的质量_____(写出计算结果)。
当前题号:4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由实验测知:取3.5gKMnO4晶体加热到220℃,分解放出的氧气多于按下式计算的理论量。按下式计算的理论量为放出氧气0.354g。 


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48 mL,而实际测得的氧气为308 mL(标准状况),超过理论量为:(308一248)mL=60mL。试回答:
(1)怎样用实验证明:超理论量的氧气不是来自MnO2_____   
(2)怎样用实验证明超理论量的氧气是由K2MnO4分解产生的?(要求用KMnO4制取氧气后的残渣实验,如所示。)________   
(3)怎样从“最后残渣”中分离出MnO2?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图为精制粗盐的示意图,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在溶解粗盐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漏斗中的液面应 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于滤纸边缘。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

(1)电解水的实验如图1所示,收集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____(填“A”或“B”),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
(2)某水厂净化水的大致流程如图2所示,炭滤池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为了探究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两同学分别取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100g,甲同学向其中加入氧化铜8g,反应结束后观察到固体全部消失;乙同学向其中加入氧化铜16g,反应结束后观察到固体有剩余。下列有关实验的推断正确的是 ( )
A.反应后乙同学所得溶液中可能含盐酸
B.反应后向甲同学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一定会有蓝色沉淀生成
C.反应后甲、乙两同学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D.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小于14.6%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做实验时,小迪取了40mL的Ba(OH)2溶液,并随手倒入等量的稀盐酸(均未知浓度)。老师发现后,递给他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K2CO3溶液,让小科来检测混合溶液的酸碱性。小迪在混合液中,慢慢滴入K2CO3溶液,获得相关数据并绘成图像(如图)。

(1)写出K2CO3与B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刚加入K2CO3溶液时,发现没有沉淀生成,却有气泡生成,则原混合溶液呈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其中所含的溶质有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计算K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Cu与Zn的合金称为黄铜,有优良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可用作各种仪器零件。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测定某黄铜的组成,取20g该黄铜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分5次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表: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1次
40
m
第2次
40
14.8
第3次
40
12.2
第4次
40
11.2
第5次
40
11.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从以上数据可知,最后剩余的11.2g固体的成分是________;表格中,m=________。
(2)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计算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
(4)配制100g该浓度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98%浓硫酸的质量是多少?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