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100克20℃饱和KOH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K2O固体(K2O+H2O==2KOH)充分反应并恢复20℃,所得溶液与原溶液保持一致的是
A.K+总数
B.溶剂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图中的直线表示t℃时,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质量。对于a、b、c、d四点的分析,你认同的是
A.a、b两点质量分数不同
B.b点不可能是饱和溶液
C.c点质量分数最小
D.d点在t℃时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金为探究氧化钙的性质,将少量氧化钙加入到水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对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甲中一定含有氧化钙
B.搅拌是为了增大溶质的溶解性
C.若操作I用物理方法,则乙中溶液一定呈碱性
D.若操作Ⅱ用化学方法,则一定是通入二氧化碳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为b>a=c
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150g降温到t1℃时,析出溶质30g
C.t2℃时,将1g a物质加入到2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3g不饱和溶液
D.要从含有少量c的a溶液中得到较多的a晶体,通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恒温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⑤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金自制了一个“气象瓶”,其密闭玻璃容器内装有硝酸钾和氯化铵及蒸馏水,当外界温度改变,物质溶解度相应变化,会展现出不同形态的结晶。当澄清透明的气象瓶中出现大量晶体时,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解度不变
C.溶剂质量变小D.溶质质量变小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干黄花菜无毒、营养丰富,且具有药用价值,但鲜黄花菜有毒,这是因为鲜黄花中含有秋水仙碱,进入体内会形成有毒的二秋水仙碱。已知秋水仙碱易溶于乙醇,在冷水中易溶、热水中难溶。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秋水仙碱的乙醇溶液中,溶剂是乙醇
B.秋水仙碱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溶剂的种类和温度都是影响秋水仙碱溶解性的因素
D.将80℃的秋水仙碱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析出晶体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用恒温蒸发氯化钠溶液来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已知图②中的溶液恰好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②到图③,溶质的质量不变
B.由图③到图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由图①到图④,氯化钠的溶解度保持不变
D.由图①到图②,溶液的质量减少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冬天,装蜂蜜的瓶子里常常析出白色葡萄糖晶体,该现象表明葡萄糖的溶解性随温度降低而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配制硝酸钾饱和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_)
序号
温度/℃
水的质量/g
所加硝酸钾的质量/g
所得溶液的质量/g

28
10
4
14

28
10
6
14

60
10
8
18
 
A.28℃时,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4克
B.③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①②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60℃时等质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钾比28℃时多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