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为b>a=c
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150g降温到t1℃时,析出溶质30g
C.t2℃时,将1g a物质加入到2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3g不饱和溶液
D.要从含有少量c的a溶液中得到较多的a晶体,通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19 05:57: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NaCl+CO
2
+NH
3
+H
2
O=NaHCO
3
↓+NH
4
Cl”是我国科学家侯德榜提出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下面是四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见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同类题2
t℃时,有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下列做法一定不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
A.恒温蒸发溶剂
B.降低溶液的温度
C.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D.向溶液中加入t℃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同类题3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在一定量的溶剂里,食盐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到60℃时,其它条件不变,该溶液还是饱和溶液
D.对同一溶质的溶液而言,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同类题4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甲、乙饱和溶液均从t
2
℃降到t
1
℃,析出甲物质的质量大
C.将t
2
℃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t
1
℃时,甲、乙饱和溶液各100克,则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同类题5
某温度下,将A物质的水溶液分成两等份,向一份中加入9克A物质,充分搅拌,尚有1克固体不溶,将第二份溶液蒸发掉40克水,并恢复到原温度,溶液恰好饱和,则A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多少?
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物质的性质
溶解度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